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创新的系统研究
21-11-13
浏览 387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浩这些年多了一个诊断习惯,便是留意冠心病患者的复发情况。我们最初是为了观察稳定期的冠心病患者病情,却发现大部分患者会发生急性冠心病病变,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那么,这些发生突发事件的人群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冠心病主要病因病机是血脉瘀滞, 为什么有的长期稳定,有的发生事件?徐浩表示,早在10年前,在种种疑问之下,陈可冀院士带领着科研人员,为了找到病因而展开了长期临床研究。 该团队针对冠心病稳定期再发心血管事件这一重大问题,在血瘀基础上提出冠心病“瘀毒”病因学说,对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进行了系统的创新研究。 “活血化淤”病因升级“瘀毒”学说 众所周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早年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陈可冀院士,便带领团队通过长期实践发现,对于冠心病患者,活其血脉、化其瘀滞,通过改善心脑及周围血管功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和血液理化性状等,可以达到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动脉硬化及血栓栓塞等功效。该项研究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之后,研究人员并没有放松对冠心病的研究,“我们发现,不稳定斑块破裂及其继发的血栓形成是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主要病理基础。冠心病患者会服用西药他汀类调脂,该药物可通过稳定斑块、抑制炎症等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即使采用强化他汀等规范西药治疗,仍存在一定的残存心血管事件风险。”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介绍。 为此,他们采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对古代文献1000部医学古籍按预定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到与“毒”“瘀毒”相关的文献,再用现代文献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到与心血管血栓性疾病“毒”“瘀毒”相关的文献。之后,系统总结“瘀毒”的致病特点为起病急骤、病势酷烈、凶险多变、顽固难愈,并筛选出“瘀毒”相关临床表征和相关指标。 随后,他们根据传统中医关于“毒”邪病因的认识和冠心病的中医临床特点,提出“因瘀化毒、因毒致瘀、瘀毒互结致病”是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主要病因病机的假说,并阐释了冠心病“瘀毒转化”病机及证候演变规律。研究人员基于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心血管事件为最终指标,证实了“因瘀致毒、毒瘀互结、因毒致虚、因毒致变”是冠心病再发事件的关键病因病机,建立了临床问题-理论假说-文献溯源-人群研究-实验佐证-临床验证-转化应用有机结合的病因病机研究新模式。 建立辨证诊断量化标准 史大卓认为,病因病机理论的继承、创新、发展是中医临床疗效提高的突破口,为此,研究人员对1503例冠心病患者随访观察,以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为依据,对发生事件患者的血清与未发生事件患者的血清进行匹配检测分析,证明中重度心绞痛、重度口苦等28项指标与发生心血管事件有密切相关。 随后,他们建立了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再发事件的预警体系和因毒致病的辨证量化诊断标准。归纳了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毒”的临床表征和理化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学关于因毒致病的认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理化指标等不同变量的风险比值,制订了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因毒致病诊断及量化标准,包括主要指标6项,次要指标6项。 “为了验证因毒致病辨证标准的可靠性,我们还将1503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按此标准分为符合因毒致病组和不符合组,分别计算其心血管血栓性事件发生的危险度、相对危险度及归因危险度。”史大卓说。临床研究证实,在活血基础上结合解毒药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为病证结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提供了证据。 该项目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建立技术标准2项,发表论文98篇,SCI收录22篇,总被引1294次,他引1028次,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 5000称号2项,获省部级成果奖2项。培养研究生86名,博士后12名。应邀国际会议学术报告10余次。 该项目建立的冠心病因毒致病辨证标准,显著提高了冠心病稳定期高危患者的辨识水平,为病证结合早期识别冠心病高危患者和在活血化瘀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提供了依据。倡导的活血解毒治法被行业诊疗规范采纳,并在47家医院推广,带动了中医病因病机的现代研究,推动了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丁洋) 1月30日,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协办的中华医学科技奖(2015)颁奖大会在京召开,共有83项医学科研成果获奖,包括一等奖7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45项,另有卫生管理奖和医学科普奖各2项。其中中医药科技成果取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华东理工大学开展的大肠癌术后“‘病证结合’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获得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开展的“溃疡性结肠炎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中药干预作用与临床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的“中药纳米给药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开展的“朱红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疗效机制、安全性评价及应用”分获三等奖。 同期颁发了第二届树兰医学奖。由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设立的“树兰医学奖”,奖掖群贤、扶植新秀,两年来共评选获奖20余名。 日前,山东省物价局、省财政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放开知名专家诊察费和康复、中医、精神卫生等130项医疗服务价格,提出到2017年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放开医疗服务价格,探索建立医保基金支付外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意见》要求,放开知名专家诊察费和康复、种植、生殖、中医等130项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提高诊察费、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降低CT等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价格。拉开省、市、县医院、不同难易程度的诊疗项目和不同专业技术职称医生的诊疗价格差距,引导患者合理分流。公立医院药品按实际采购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除外),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80%,政府补偿不低于10%,其余部分通过医院加强核算、节约成本解决。(张忠田) 1月28日,由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主任胡大一发起的“过好支架人生”俱乐部在北京市第一中西结合医院成立。 “过好支架人生”俱乐部是一个专门为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和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搭建的沟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化疾病管理指导与服务,帮助患者过好支架人生,践行心脏康复之道,传递康复新理念,打造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4S”店。 俱乐部成立后,将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系列化、多层次的健康沟通活动,使心脏康复伴同教育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