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论
《素问》云: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何气使然?夫阴阳上下交争,虚实相移也。阳并于阴,阴实阳虚,寒慄鼓镇,此皆夏伤于暑,热气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腠理开,得秋气汗出,遇风得之,与多卫气并。卫气昼行阳,夜行阴,气得阳外出,行阴内传外,内外相传,是以日作。其有间日者,气深内传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作也。其作宴与早者,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日下一节,先客于脊背,每至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宴也。
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寒而后伤风,故曰先寒而后热,名曰寒疟;先伤于风后伤寒,故曰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其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胜,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吐,名曰瘅疟。有余则泻,不足则补。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寒已得火不能温,热已冰水不凉,气阴胜。并于阳,阳胜;并于阴,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故疟者,阴阳风寒,虚实邪气不常之所作也。
绿豆 雄黑豆(各四十九粒) 信砒(半钱,另研) 黄丹(一钱,为衣) 朱砂(二粒)
上为末,同入乳钵内,滴水为丸,分作三十粒,每服一粒,用东南桃心取七枝,研汁,将井花水,早晨日欲出未出时吞之,醋汤亦得,当发日服。
斩邪丹 治诸般疟疾无时,不止者。
上为末,同研细,滴水和丸,匀分作十丸,每服一丸,以早晨服,夜间于北斗下,香水献至早晨,用新倒流水下。
断魔如圣丹 (治疟疾,不问久新。)信砒(一钱) 蜘蛛(大者,三个) 雄黑豆(四十九粒)
上为末,滴水和丸如豌豆大,如来日发,今晚夜北斗下献,于早晨巳,纸裹于耳内,扎一丸,立愈如神圣,一粒可医三人。
上为末,滴水和丸,匀分作四十九服,发日早晨,日欲出煎桃心汤下,忌热物。
疟神丹 治诸般疟疾。
上以于五月五日,用粽子尖左右研三千下,日未出,不令鸡犬、妇人见,丸如桐子大,未发前一日,面东,冷水下一丸。
信砒(一钱) 大豆(七钱) 雄黄 轻粉 荷叶(各半钱) 甘草(一寸)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重午日未出,不见鸡犬、妇人修合,每服一丸,无根水下。平日夜视北斗,来日服,忌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