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哮喘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常在幼儿期发病,多发于秋冬二季。有类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
热喘 咳喘哮鸣,痰稠色黄,胸闷膈满,声高息涌,伴发热,便干尿赤。治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一)
处方:地龙若干。
用法:烘干研粉,每日3次,每次1~3克,饭前吞服,连用3天。
(二)
用法:水煎服。
(三)
用法:水煎去渣,入冰糖调匀,每日饮2~3次,每次1小杯。
(四)
处方:小叶石苇30克。
用法:上药煎两次后,再混合约一小碗,加冰糖30克,温化,分3次一日服之,以7天为一疗程。如症状缓解,停一二日,依法再服7天,一般3个疗程为准。
(五)
用法:将药物混合研成细末,放置在鸡蛋中加入少许冰糖,蒸后同服。
(六)
(七)
处方:昙花。
(八)
处方:梨。
用法:将梨核挖出,塞进红糖,放在火上煮,待糖溶成麦芽糖状时,趁热服下。
(九)
处方:丝瓜。
(十)
用法:蛴螬捕后用开水烫死,洗净,去尾中之屎,用油炸黄焦研末。将花生米和杏仁捣碎,与蛴螬末三味混合均匀,蜜制为丸如花生米大。上药为1料。5岁以内儿童每次5粒,每日3次;10岁以内儿童每次10粒,每日3次。1料为1疗程,病情严重者可连续再服1疗程。
寒喘 气促哮鸣,痰稀白沫,形寒无汗,四肢不温,治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一)
处方:马蹄草、散寒草、金沸草各10克,陈皮5克,紫菀6克,白前5克,清明菜15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
(二)
处方:麻绒3克,杏仁6克,甘草3克,桔梗8克,陈皮3克,前胡5克。
用法:水煎服。
(三)
用法:将豆腐放在碗内,加水至豆腐平面为止,然后将麻黄插入豆腐内,余药放在豆腐面上,再将碗隔水蒸半小时后取出,将药去掉,将碗内水取出,每日3次分服。
(四)
用法:蛴螬每岁2只,香油或棉油6克。将蛴螬洗净开尾,挤出粪便。香油放入锅内烧开后,放入蛴螬,炸至焦黄,与油一次服完,每日2~3次,一般2~3天,即可痊愈。
(五)
用法:白芥子水浸12小时后焙干,与皂荚一起研末,每次0.5~1克,每日3次。
(六)
用法:将核桃仁、甜杏仁与蜂蜜混合后蒸熟,加生姜汁数滴,取适量服食。
(七)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煮、去渣饮服,每日3次。
(八)
处方:吴茱萸10克。
用法:将上药研为极细末,用好醋调和成稠粥状,敷于双足涌泉穴(可敷至整个足心),外用棉布包好,48小时除掉。
(九)
处方:活鲤鱼1尾(60~90克)。
用法:以患儿自己的尿置盆中养之,待鱼发红色,即取出煨汤食之,至多服十来次,哮喘可不再发。
(十)
用法:先将蝙蝠剖去内脏焙干,研为细末后备用。用时,取适量蜂蜜冲生姜开水,浸泡蝙蝠粉末0.6~1.6克(按小儿年龄大小适量增减)。温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连服1周,停药5天为1疗程。
(十一)
处方:猪胎(或刚产下未吸奶的猪仔)1只。
用法:将上药去毛及内脏,洗净切碎,煮熟,加米粉及适量食盐。再次煮沸成糊状。1~2天内分次服完。
(十二)
用法:将杏仁、冰糖加水煎汤,去渣即可服用。每日2次,早晚分服。
(十三)
处方:生石膏5克,白果仁5克,炙麻黄3克,炒杏仁5克,罂粟壳4.5克。
用法:水煎服。
缓解期 久喘导致脾肺气虚,咳嗽痰多,面黄少华,自汗畏冷,食少脘闷,倦怠多嚏,动则气短,大便不实。严重者可见肾虚不纳,声低脚弱,动则心悸气促。治宜健脾补肺,益肾固本。
(一)
用法:将鸡蛋浸没在五味子药汁中。7天后,每天取出1个蒸熟食,连服1个月。
(二)
本方适用于脾肾虚。
(三)
用法:同煮粥,一次或分次服下。
本方适用于脾肺气虚。
(四)
处方:生芪120克,蜂蜜30克,甘草6克,山药10克,鲜茅根15克。
用法:先煎黄芪、茅根十余沸,去渣,澄汁两杯,调入甘草、山药细末同煎,用筷搅之成膏,一沸即成,再调入蜂蜜,稍开即可,分3次服。
本方适用于气虚喘咳。
(五)
(六)
用法:将桃肉捣烂与蜂蜜和匀,瓶装,每次吃1匙,每日2次,开水送下。
(七)
处方:胎盘1具。
用法:洗净加佐料,炖食。
(八)
用法:上药焙黄后研末,加白糖末,装瓶备用,每次服9克,空腹白开水送服。
(九)
(十)
用法:水煎服,每日2~3次。
本方适用于肾虚咳喘,呼多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