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扶羸汤
(肺劳。《直指》)
治肺痿骨蒸,或寒或热成劳,咳嗽声嗄不出,体虚自汗,四肢倦怠。
(肺痿有火热伤肺而得之者,有肺气虚寒而得之者。骨蒸,骨里蒸蒸然热,阴虚也。咳嗽,阴火乘肺也。或寒或热,阴阳不和也。声嗄,火郁在肺也。自汗倦怠,心脾虚而卫气不充也。)
柴胡(二钱) 秦艽(人参) 当归 鳖甲(炙) 地骨皮(各钱半) 紫菀 半夏 甘草(炙,各一钱)
加姜、枣煎。
此手太阴、足少阳药也。柴胡、秦艽,散表邪兼清里热;(柴胡解肌热,秦艽退骨蒸。)鳖甲、地骨,滋阴血而退骨蒸。(地骨皮凉血,退有汗骨蒸。)参、草补气,当归和血,紫菀理痰嗽,(润肺除痰。)半夏发音声。(肺属金,声之所从出也,有物实之则金不鸣,燥湿除痰,则金清而声自开矣。有声嘶而哑者,是肺已损也,难治。)表里交治,气血兼调,为扶羸良剂。
(透肌解热,柴胡、秦艽、干葛为要剂,故骨蒸方中多用之。寇宗奭曰:柴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甄权、《大明》并言“补虚劳”。医家执而用之,贻害无穷。李时珍曰:劳有五,若劳在肝、胆、心,心包有热,或少阳经寒热,则柴胡乃手足厥阴、少阳必用之药;劳在脾胃有热,或阳气下陷,则柴胡为退热升清必用之药;惟劳在肺肾者不可用耳。寇氏一概摒斥,殊非通论。)
(昂按:杨氏此方,用柴胡为君,则肺劳亦有用之者矣。大抵柴胡能退热升清,宣畅气血。昔孙琳治劳疟而曰‘热有在皮肤,在脏腑,在骨髓。在骨髓者,非柴胡不除。’则柴胡亦有退骨蒸之力矣,况有滋补之药以辅之乎?《直指方》又云:柴胡之退热,不及黄芩。李时珍曰: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