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儿 耳候∶耳,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小儿肾脏盛而有热者,热气上冲于耳,津液壅结,即生脓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热,亦令脓汁出,皆为之耳,久不瘥即变成聋也。
《惠济》小儿 耳候歌∶
小儿 耳肿兼疼,两耳常闻响有声;脉息太阴传在耳,风 脑后出脓腥。或因洗浴水从入,又被君家肾毒蒸。智者若能医此患,除脓便得两边轻。
《颅囟经》治孩子 耳方。
上为末,以绵裹竹枝子净探脓水,以一小豆大敷之。别以绵裹塞填之,勿令见风。
《千金》治小儿 耳方。
《千金》治小儿 耳出脓汁方。
上四味等分末之。以绵裹如枣核,内耳中,日二。(《千金翼》用龙骨,无赤石脂。)
《千金》治 耳,耳中痛脓血出方。
上取釜月下灰薄耳中,日三易之。每换以篦子去之,再着,取瘥止。
《千金》 耳方
孙真人方∶小儿患聩耳,出脓水成疮污方。
《外台》∶《古今录验》小儿 耳方。
《圣惠》治小儿 耳久不瘥黄连散方
《圣惠》又方
上件药同细研为散,取一字,以绵裹塞耳中瘥。
《圣惠》治小儿 耳,常出脓水久不止。花胭脂丸方。
上件药都研如粉,用枣瓤和丸,如枣核大。以绵裹一丸内耳中,日三换之。
《圣惠》又方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少许,以绵裹内于耳中,日三、四度易之。
《圣惠》治小儿 耳有脓血,疼痛不止。白矾灰散方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绵缠柳枝展去脓血尽,干掺药末于耳内,日二、三用之。
《圣惠》治小儿 耳出脓水黄矾散方
《圣惠》又方
上件药同研为末,每日三、四度掺少许于耳中。
《圣惠》小儿通耳方。
《圣惠》治小儿 耳密陀僧散方
上件药都研令细,用少许干贴,日三上用之。
《圣惠》又方
上以桑上毒蜂房炙黄,捣罗为散。空腹以温酒调下半钱,大人服二钱。
《圣惠》又方
《圣惠》又方
《圣惠》又方
上研韭汁点之,日二、三度用之。
《圣惠》又方
上取鲞鱼枕烧为灰,细研如粉。每用一字,内在耳中,日二上用之。
《圣惠》又方
《圣惠》又方
茅先生治小儿 耳方。
上为末。先将绵拭净耳内脓,后将药以鹅毛管吹药入耳内,一日三次,五次用之即愈。
《婴孺》治小儿 耳方。
《婴孺》又方
《婴孺》又方
甘草 黄芩 黄连 芎 白芷 本 当归(各三两) 附子(一两)
上取猪脂四斤煎为膏,内药煎三沸至白芷黄,去滓。用枣大涂耳,敷鸡骨粉。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 耳麝香散方
上同研匀。每用少许,先用绵裹杖子展净,掺之。
红蓝花(洗、焙干) 黄柏(锉。各一两) 乌鱼骨 黄芩(各半两)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雄黄(水磨细研,半两) 麝香(一分,细研)
上件药都研匀细。以绵缠 药,塞耳中,日再换。
《惠眼观证》麝肝散 治 耳方。
麝香(少许研) 猪肝(一小片烧存性,三指大) 白矾(飞过,半钱)
上三味同研令细,先用绵拭干后掺之。
《惠眼观证》硼砂散 治风热上攻耳聋,或因 耳,干后塞却,即可用之。
上等分,铫子内炒过,细研,入轻粉重研匀。临卧以鹅翎管子吹一字以上入耳。如此三交,当以乌犀膏服之。(方未见。)
《庄氏家传》治脓耳方。
上用大蛤蛹,以草火烧为灰,研细。先滴生油一点在耳内,干掺少许。
《庄氏家传》又方
上为细末,掺耳内便干。
《庄氏家传》治脓耳方。
青州枣(二个,炭火慢炒令焦) 白矾(枣许大,火飞) 轻粉(二两)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用绵缠干掺耳内却以绵塞之。
《吉氏家传》坯子散 治小儿 耳方。
坯子 龙首(各末,半钱匕) 麝香(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