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导致本病,本病仅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常发生在冬春两季,一般胸片无明显改变,长期喘息患儿胸部CT片可见毛玻璃样改变。       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3日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发热、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3日较严重,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煸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紫,患儿常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病情更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均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       毛细支气管炎一般预后较好,但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鼻咽炎、喉炎及副鼻窦炎等,因此应积极治疗,尤其是喘憋严重时,应速到医院救治。中医对此病治疗,疗效满意,先将分型论治介绍如下。       风寒闭肺型       症状:发病前一般往往有喷嚏、流涕、咳嗽等症状2~3日内出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痰白清晰,无汗,面色淡白,色淡苔白,脉浮紧。       治疗原则:温肺开闭,化痰止咳。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麻黄紫苑款冬花细辛法半夏五味子,呼吸急促加葶苈子苏子,痰白而多加胆南星浙贝。       风热闭肺型       症状:喘促气粗,喉中痰鸣,咯痰黄稠,发热口渴,面红,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少,色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疗原则:辛凉解表化痰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咽红疼痛加板蓝根蒲公英,痰黏色黄加天竺黄发热、畏寒用荆芥防风。       外寒内热型       症状:咳喘气急,痰多黄稠或恶寒发热,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方药:定喘汤加减。白果麻黄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苏子杏仁黄芩甘草;胸闷较甚加厚朴枳壳,痰黄稠难咯出加瓜蒌胆南星前胡。       上盛下虚型       症状:久喘不止之痰涎壅盛,喘咳短气,痰质稀白量多,胸膈满闷或倦怠乏力,或夜尿增多,舌苔白腻或百滑。       治疗原则: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苏子法半夏当归前胡肉桂厚朴生姜甘草;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可酌加沉香代赭石莱菔子白芥子,兼表证者加麻黄杏仁气虚人参。       如患儿精神尚可,无高热不退,无缺氧表现,只需对症口服中药加顺尔宁、舒喘灵之类的药物,一般3~5天方可缓解,疗效不错。但需家长们注意的是,如口服药物疗效欠佳,小孩一般情况欠佳时,需及时于儿科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