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症状】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虽 叫“癣”但并不是真菌感染所致,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主要与遗传、免疫 功能紊乱、感染、代谢障碍等有关。有寻常型和脓疱型、关节型和红皮病型 之分,而以寻常型最为多见。本病多呈急性发作,慢性经过,倾向复发。皮 损好发于肘、膝关节伸侧和头部,少数病人指(趾)甲和粘膜亦可被侵。中医称本病为“白口”、“干癣”、“松皮癣”,其基本病机为营血不足,化燥生 风,肌肤失养。
银屑病有哪些症状?
1.寻常型牛皮癣一般多发生在四肢的外侧,其次是腰部和头部。起初为 针尖至黄豆大的红斑,类似雨点滴在身上,边缘清楚,表面有多层白色鳞j 屑。轻轻刮去鳞屑后,可见半透明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再轻刮则能 出现针尖样的点状出血,称为“露滴现象”。一般冬重夏轻,有时伴有瘙痒。 长在手部的可使指甲变形,长在头部的使头发簇状竖起,但头发不脱。
2.脓疱型牛皮癣可在全身或手足出现皮肤表浅的脓疱,对这些脓疱进行 化验检查时,没有细菌感染。
3.红皮病型牛皮癣表现为全身发红,每天大量脱屑,往往在一天后脱去 衣服时,出现成堆的白色鳞屑。此种多由寻常型牛皮癣因治疗不当而形成, 病情较重,甚至有生命危险。
4.关节型牛皮癣除有寻常型牛皮癣的症状外,还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症状。久治不愈的病人身体多个关节出现畸形和疼痛。
【西医疗法】
寻常型银屑病可用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12、维生素C治疗外, 必要时可用乙亚胺,每日400毫克,分2次口服,总量为8~16克。或用氨 甲喋呤,每次2.5毫克,12小时1次,每周服3次,肝病者禁用。
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脓疱型还可使用甲砜 霉素,每日1~1.5克,分3~4次口服,白细胞下降到每立方毫米血4000时 须停药。
局部治疗分期进行。急性期用肤轻松软膏或10%硼酸软膏。静止期和退 行期用5%水杨酸、10%煤焦油或松镏油软膏,或者用0.1%葸林软膏、5% ~10%白降汞软膏、20%~40%尿素软膏等。
内服8一甲补骨脂素,每千克体重0.6克,2小时后用长波紫外线照射的 光化学疗法有一定效果(但对光敏感者及孕妇禁用)。
【中医验方】
1.急性期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局部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不 能掩盖红斑,自觉瘙痒,并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或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用生槐花、 白茅根、生地、鸡血藤各30克,紫草根、茜草根、丹参各15克,水煎服, 每日l剂。具有活血凉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2.静止期皮疹呈暗红鳞屑片块,鳞屑较厚,自觉瘙痒,抓之如朽木,损 害迁延不愈,但病情基本稳定。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或濡。治宜清热利湿, 祛风止痒。用土茯苓、茵陈、生苡仁、生地各30克,茯苓皮、银花各15克, 栀子、玄参各10克。水煎服。便秘加大黄,脾虚加半夏、陈皮、茯苓、苍 术、白术、气虚加黄芪、党参。
3.血燥型患者处于该病消退期,病程较长,无新疹出现,疹色淡红,呈 钱币状或融合成片,浸润,脱屑,舌红少苔,脉沉细。治宜养血润燥。用熟 地30克,白芍20克,当归、何首乌、蜂房、天冬、麦冬、白鲜皮各15克, 水煎服,每日2次,6天为1个疗程。
【民间偏方】
方1:生地赤芍汤治银屑病
配方:生地15克,赤芍9克,丹皮15克,紫草15克,双花15克,土 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蛇蜕12克,黄连6克,荆芥炭6克,生石膏30 克,知母15克,生甘草6克。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湿。主治银屑病。
方2:大黄治银屑病
配方:生大黄(后下)3~15克,熟大黄6—20克。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功效:凉血活血,祛邪化瘀。主治银屑病。
方3:板蓝根苦参汤治银屑病
配方:板蓝根、苦参、土茯苓、丹参、赤芍各15克,威灵仙、乌梢蛇、 七叶一枝花、射干、白鲜皮各10克,蝉蜕6克,蜈蚣5条。
制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2~3次口服。5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银屑病。
【饮食疗法】
方1:金针炖蚌肉蚌肉30克,金针菜15克,丝瓜络10克,食盐适量, 把蚌肉洗净,与金针菜、丝瓜络共同煎汤,调味后服食,每日1剂,连服10 ~12剂。用于治疗血热引起的牛皮癣。
方2:红枣炖鸽肉鸽子1只,红枣15枚,发菜10克,盐、味精各适量, 把鸽子洗净,与红枣、发菜一起,加水炖至鸽肉酥烂,调味即成,饮汤吃鸽 肉、红枣。润燥效果明显。
【生活宜忌】
1.避免物理性、化学性物质和药物的刺激,防止外伤和滥用药物。
2.要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清除感染性病灶。
3.因感冒、发烧或过度劳累后全身突然出现点状红斑,表面有白色鳞 屑,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发病初期用大量抗菌素往往得到很好的疗效,配合 中西医治疗后,不易复发。
4.急性期不要用热水、肥皂洗。以免刺激皮肤后引起大面积的皮疹发 牛。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