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间,普遍存在着小儿麻疹愈后,照例都要服一至二剂败毒药的习惯。患儿家长求,医者每多应之。所开之方多为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黄连解毒汤等。据说,其依据是麻疹愈后余毒未尽,毒邪不解,正气难复云云。

笔者认为,上述见解是欠妥的。因为麻疹属中医温病范畴,系由时行疫毒侵袭肺胃所致。病情经过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之后,多数患儿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一为肺津亏损,临床多见咳嗽频仍、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难于咯出,鼻干声嘶,苔薄少津等症;二为胃津被劫,临床多见不思饮食、腹胀,舌燥无苔等症;三为肺胃津气两虚,余毒未尽,临床多见倦怠乏力,低热微渴,咳而呕逆,苔少舌质红等症。在治疗上,前二者应以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为宜。其代表方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后者当补益津气,兼祛余毒为好,竹叶石膏汤为代表方。总之,都应以补虚为主,兼祛余邪。若一味滥用辛温苦燥寒凉之品,必劫津耗液,伤阴损阳,从而导致虚者更虚,其结果必然使儿童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小儿麻疹愈后,如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且精神较好,便不宜服药,仅宜饮食调理即可。为此,麻疹愈后必服败毒药的传统习惯应予以革除。 (陈国华)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