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说 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是日诗】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宋 | 刘翰《立秋》
物候说
▼
立秋至,凉风却难起。
今年立秋时间是今晚21:30分,属:晚立秋,热死牛。
虽然还那么热,但从第一片梧桐叶子落下开始,天地间阴阳的变化已经悄悄转换了形势。立秋是一年圆运动的起点,阴阳之气由夏长转为秋收,由浮转为降,人体气血亦同,要开始为来年春夏的生长蓄积能量了。
立秋是收的开始,万物收敛阳气,转化为春生夏长的成果。
【立秋一候:凉风至】天虽然还是热,但感觉上已经和立秋前的热大不同了,这热断了根,有衰微的气息。
【立秋二候:白露生】立秋之后,茫茫白露生,晨起有略微寒意。早晨去草丛里走一走,草露湿人衣。
【立秋三候:寒蝉鸣】寒蝉感应到秋气,开始鸣叫。
今年立秋后“秋行春令”
阳气收敛受阻~
这段时间,主气和在泉之气都为“太阴湿土”,加重了湿气。客气“厥阴风木”,秋行春令,阳气收敛受阻。想真正入秋,可没那么容易。
进入秋天,开始聚精会神养阴吧。
请记住养阴要点:早睡觉、不折腾、静心节制、不耗能量。顺应气运,让虚浮的阳气归于体内。
立秋日
男女各吞赤小豆7粒
《千金月令》里记:“立秋日,取赤小豆,男女各吞7粒,令人终岁无病。”……古俗有时真的很生猛啊!
关于在立秋日生吞7粒赤小豆的方法,《岁广记》也有:“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十粒,止赤白痢疾”,还有说男吞7粒、女吞14粒的。
赤小豆因为传说能辟邪、驱鬼,而且在治疗痢疾方面的神效,在古代一直是被神话的豆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种,解毒排脓、利水湿。所以我想,大概是立秋时湿热依然很重,很适合用赤小豆来解除当下的湿热,古书中才记述了这种奇方。
赤小豆甚至比普通的药丸还要小,我吞了7粒试试,嗓子眼很容易就下去了,倒也不难受。有点像迎接立秋的神秘仪式!!
所以咱们的立秋汤,要沾染一些赤小豆的神气。
这碗立秋汤
主要是清身体的废水
三伏天是生湿第一季。过一个夏天,身体如果受“湿”所害,会产生很多废水。
那些身体利用不了的水,黑化的水,如果没能及时排出去,它就会在体内乱窜作妖,窜到腿上会水肿,窜到皮肤上会长湿疹,窜到头上会头晕……
我们今天就喝个清废水清肺的立秋汤。
①
【材 料】
鲮鱼······1条(约1斤)
冬瓜······500克
猪瘦肉······150克
赤小豆······30克
姜······3片
陈皮······1/3瓣
【做 法】
1、把鱼洗干净,把瘦肉切成麻将大的块,放到开水里淖一下,去血水。
2、同时,再烧一壶开水;然后拿出炒锅,放一点点油,把鱼放进去两面煎一下,稍微煎一下每面大概1分钟即可。
3、把所有材料放入汤锅、大火煲开后转小火,汤会慢慢变浓,这时候要把汤上面浮起的沫沫、还有油撇出来。煲约1小时左右即可。
注意:煎鱼时用的油不能太多。而且煲汤的过程中要把浮沫、浮油都撇出来,这样的汤才会鲜香,没有杂质和腥气。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赤小豆性偏寒,脾胃虚中焦寒湿的人,单纯吃赤小豆薏米水不但祛不了湿,还可能会越喝身子越重。
所以我们用老广东的方法煲汤,这个汤里生姜是一定不能少的,陈皮温中,而且加了鲮鱼、瘦肉这些养阴的食物,以防气血虚的人利水太过,伤了津血。
②
健脾+养心+祛湿
▲将泡软的陈皮切成这样细细的丝。
▲200克红豆提前泡上2个小时,准备好莲子、冰糖备用。(约2-3人份)
接着就可以加水入锅了,用高压锅的话水也要适当少放,用煲汤罐就可以多放点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
差不多要1个半小时之后,红豆起沙了~空气里都是红豆的甜香~这时可以加一点冰糖进去,注意哦,不要加多了,太甜也是会伤脾的……我们要的只是一股甘甜味。
▲最后关火焖一会儿让它酥软,盛出来之后是这样的,红豆和莲子都软烂,吃一口,有一点陈皮香,陈皮都煮化了,只剩下若有若无的香味。
红豆健脾祛湿,养心;莲子固肾,也养心;再加上陈皮燥湿醒脾,暑热+湿的长夏,简直是最最适合的甜品。
秋冬是能量季
▼
由夏天的外强中干,逐渐变为内里丰盛、外在枯槁;
元气归于内,特别Powerful.
又一个美好的季节要来了,
大家秋安~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把有机红豆带回家,为自己熬一碗立秋汤吧!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