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某,女,27岁,2010年7月11日初诊。7月2日经水适断,后腹痛8天,伴恶寒发热恶心,痛则欲便,便后痛减,小便黄。舌淡白苔白腻,脉沉细。处方:柴胡18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白术12克,厚朴12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怀牛膝15克,石韦30克,车前子30克(包),猪苓10克,泽泻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3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腹痛减,寒热除,服药后下黑血少许,胃脘作胀,乳房胀痛。舌淡白苔白腻,脉沉细。处方:柴胡10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香附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延胡索12克,厚朴10克,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炙甘草6克。5剂,水煎服。

  5剂后诸症悉除而愈。

  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妇人经行之际,当血弱气尽之时,血室空虚,病邪乘虚入内与血相搏,结于血室而发本病,当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散血室邪热。此例患者因邪郁少阳,肝气郁滞太甚,脾受肝制出现痛泻症状,故加白术芍药散以补肝健脾,缓痛止泻。此外,湿象较重加车前子泽泻猪苓渗湿止泻,厚朴燥湿除满、下气石韦“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本经》,怀牛膝引药下行。二诊时,以肝经经气郁滞为主,故用逍遥散行气调血之品以疏肝解郁

  编者按: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曾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培生教授,并为老中医田美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他在临床上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四诊合参,擅用经方思维治疗急症,本版将分三期予以介绍。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