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液供应的动脉,分左右两根,当椎一基底动脉因骨质增生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狭窄、畸形、管腔形态不规则等变化和异常时,可引发短暂性脑缺血,产生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其突出临床表现为眩晕,但常被怀疑为美尼埃综合征或前庭功能障碍,而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采用归脾汤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病变引起的气血亏虚型眩晕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症状
有突然眩晕和昏厥史,发生前有疲劳、情绪波动等,发作时与体位及头部变换位置有关,有不同程度的黑蒙、复视,手麻木,出汗,或有视物变形。发作时间一般持续l~2天,发作频率和问期无一定规律。平素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自汗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型。
二、治疗方法
处方:黄芪18克,酸枣仁12克,龙眼肉10克,木香、当归、甘草、丹参、川芎、赤芍、麦冬、五味子、合欢皮各9克,白术、远志各6克。
用法:以上中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加减,水煎分3次服,每天1剂,30天为1个疗程。
三、典型病例
患者,男,49岁。3年前因头晕、手麻,到医院x线检查,发现颈椎5~7有骨质增生,曾用理疗、针灸等方法治疗,症状缓解。今年上半年因工作劳累,上班时突然感到头晕,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当即蹲下休息数分钟后好转。以后几天内上述症状数次发作,去某医院做脑CT示:椎一基底动脉右侧管腔略窄。脑血流图提示:血流速度缓慢。就诊时自述眩晕恶心,视物昏花,记忆力减退,手麻,查病人面色略白,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自,脉缓。血压 125/80毫米汞柱,心电图正常。诊断:颈椎骨质增生,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型。辨证:气血两虚,清窍失养。治则:健脾补益,活血通窍。方药:酸枣仁12克,党参、当归、龙眼肉、木香、川芎、砂仁、甘草各9克,白术、远志各6克。7剂。并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 500毫升+丹参液5毫升,每日1次。口服中药l周后,症状好转,原方又连续服3 周,共计30天。静脉点滴15天。休息1周后,原方又服1个疗程,复查脑血流图正常,椎一基底动脉狭窄改善。
四、体会
椎一基底动脉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中的气血亏虚证型。眩晕的病因很多,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气血亏虚型眩晕的病位在髓海,与肝、脾、肾等脏有关。气血不调,清窍失养,髓海空虚,人不能自持平衡,屋眩地转,以致摔仆倒地,有时眼冒黑蒙,视物不清。辨证为气血两虚,清阳不展。治疗以补气养血,益髓健脑,方取归脾汤,随症加减。方中重用黄芪,意在补益元气;当归补血;白术健脾益气;川芎活血通窍;此类病人常睡眠不佳,用酸枣仁、远志养血安神;龙眼肉补血养心;木香行气;临床上还可加砂仁健脾行气;加甘草以调胃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达髓海得养、阳清窍利之功。此类病人往往伴有其他疾病,治疗中要注意观察病情,配合治疗。 李镜珍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