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草药汇编》:蚬壳
实际拼音:
Xiǎn Ké
别名:
河蚬
来源: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蚬科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iiller),以贝壳入药。
生境分布:
南方各省。
性味:
咸,温。
《中华本草》:蚬壳
出处:
出自 《本草经集注》。
2.《纲目》:蚬,溪湖中多有之,其类亦多,大小厚薄不一,渔家多食之耳。
3.《纲目拾遗》:蚬生沙泥中,江湖溪涧多有,其类不一,有黄蚬、黑蚬、白蚬、金口、玉口等名。黄蚬壳薄肉肥,黑蚬壳厚肉薄,又番禺韦涌地方,产无耳蚬,更甘美异常。
实际拼音:
Xiǎn Ké
英文名:
shell of freshwater small clam
别名:
扁螺
来源:
药材基源: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贝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bicula fluminea(Mulle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捕后入当时水烫死,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
河蚬,贝壳中等大小,略呈正三角形。壳质稍厚而对硬。成体一般壳长40mm,壳高37mm,壳宽20mm。左、右两壳相等。壳顶被有暗褐色的壳皮,有时稍带黄色。表面生长纹轮状,较老个体壳顶常脱落而露出石灰质。壳内面紫白色。铰合部有主齿3枚,中央者最大。足大,呈舌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河川、湖沼,多栖息于泥质的水底。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
贝壳主要含碳酸钙,碳酸镁,壳蛋白(conchiolin)。还含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
性味:
味咸;性温
归经:
肺;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
《中药大辞典》:蚬壳
出处:
《本草经集注》
实际拼音:
Xiǎn Ké
来源:
为蚬科动物河蚬或其近缘动物的贝壳。全年可捕。捕得后,入沸水中,壳即张开,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
贝壳2片,略呈三角形,大小不一,大者长约6厘米。左右两壳相等,壳顶膨起,位于背缘中部。壳外被有壳皮,暗褐色,稍带黄色。壳表面生长纹轮状。壳顶色黑,但多脱去表皮而露出石灰质。壳内面紫白色。铰合部有主齿3枚,在中央者最大;侧齿前后各1枚,颇长。外韧带坚强,外套膜厚,外套痕稍弯曲。足大,呈舌状。
本动物的肉(蚬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活于河川、湖沼中,多栖于泥质的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分:
一般贝壳主要地都是无机盐类与一种蛋白质"壳角质"等所成。无机盐类约占95%,大部分为碳酸钙,此外尚含磷酸钙(1~2%),碳酸镁(0.5%以下)。壳角质约含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入散剂。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