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银箔
出处:
《本草蒙筌》
实际拼音:
Yín Bó
别名:
银薄(《药性论》)。
来源:
为用自然银锤成的纸状薄片。
原形态:
自然银,又名:生银(《开宝本草》)。
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或六方晶体,惟不多见。通常多成粒状、块状、鳞片状,有时亦成网状、丝状及树枝状等产出。颜色银白,表面常变为棕红黑或灰黑色。条痕银白色,或光亮之铅灰色。光泽金属状。不透明。断口锯齿状。硬度2.5~3。比重10.1~11.1。富延展性。有良好的传热及导电性。银在空气中不受氧化,然遇臭氧则生氧化银之薄层;易受硫化氢作用而变成黑色硫化银;不溶于盐酸,能溶于硝酸及热硫酸而生硝酸银及硫酸银。
产于热液矿脉内。矿脉氧化带也有存在。
功能主治:
①《药性论》:"主定志,去惊痫、小儿癫疾狂走之病。"
②《海药本草》:"主坚筋骨,镇心明目,风热癫疾,并入薄于丸、散服之。"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一般多作丸药挂衣。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银箔
出处:
出自《本草蒙筌》
实际拼音:
Yín Bó
英文名:
Native silver
来源:
药材基源:为用自然银锤成的纸状薄片。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tive Silver
原形态:
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或六方晶体,惟不多见。通常多成粒状、块状、鳞片状,有时亦成网状、丝状及树枝状等产出。颜色银白,表面常变为棕红黑或灰黑色。条痕银白色,或光亮之铅灰色。光泽金属状。不透明。断口锯齿状。硬度2.5-3。比重10.1-11.1。富延展性。有良好的传 热及导电性。银在空气中不受氧化,然遇臭氧则生氧化银之薄层;易受硫化氢作用而变成黑色硫化银;不溶于盐酸,能溶于硝酸及热硫酸而生硝酸银及硫酸银。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通常呈正方形薄片状。长宽为93.3mm2,多夹于面积相同的薄纸层中。银白色。表面平坦,但具微细皱纹。金属光泽;不透明。质菲薄,易漂浮,并易皱折而破裂。气、味皆无。以张完整、色雪白、菲薄者为佳。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银(Ag)。
鉴别:
(1)取本品一小片,加硝酸约2ml,振摇,溶解,溶液无色。(检查银盐)(2)取上述溶液滴加稀盐酸,即发生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溶于氨试液,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检查银盐)
性味:
辛;平;大寒;无毒
归经:
心;肝;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一般多作丸药挂衣。
注意事项:
勿炼粉入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