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眼头痛
患眼头痛图(图缺)
问曰∶人之患眼,偏正头痛者何也?答曰∶风毒甚也。头风在右者属痰属热,用苍术、半夏,热用酒制黄芩;在左属风及血虚,风用荆芥、薄荷,血虚者用芎、归、芍药、酒制黄柏,此三症看而用之有验。治法∶痛甚者酒调散表之;热痛者,石膏散、清空散、川芎茶调散;冷痛者酒调散、川芎散、神清散主之;风毒作痛,菊花散、如神散主之,不必点丹。
灸穴
百会一穴 神 四穴 临泣二穴 听会二穴 耳尖二穴 风池二穴 光明二穴 太阳二穴 率骨二穴定发际并点各穴法则(南筠参入。偏则,灸一边痛处)∶前眉心平以墨点记;以草比同身寸三寸,自眉心比至草尽处是前发际,亦以墨点记;又大杼骨上一点,以前草三寸尽处,亦点记,是后发际;又将草自前发际比至后发际,平折摘去一节,又将草均分作六折,摘一折止存五折,以此草,自前发际比至草尽处,是百会穴;又以百会穴为中,四边各开二寸半,乃神 穴也。
灸耳尖穴(即率骨穴) 将耳折转,尖上比寸半,尽处是率骨穴(考过同)。
临泣穴 以瞳仁对眉尖上点为记,以草自点,比上三寸半是临泣穴。
光明穴 对瞳仁上眉中,是光明穴。
睛明穴 在目内大 外畔肉上,陷宛中。
肝 穴 在第九骨下,各开寸半。
耳门穴 在上耳前起肉,当耳缺。
太阳穴 在外 五分,是。
上用水煎,食后服。
清空散
川芎(五钱) 柴胡(七钱) 黄连(炒) 防风(去芦) 甘草(炙) 羌活(各一两) 栀子(两半)黄芩(炒一半,酒制一半,三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内入茶少许调如膏,临卧抹口内,少用白汤下。如头疼每服加细辛二钱。如太阴脉缓有疾,名痰厥头疼,加羌活、防风、川芎、甘草、半夏(一两五钱)。如偏正头痛服之不愈,减羌活、防风、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如发热恶寒热而渴,此阳明头痛,只服白虎汤加香白芷。
薄荷(八钱) 防风(一两五钱) 细辛(一两) 羌活 白芷 甘草(各二两) 川芎 荆芥(各四两)
芎 散 治冷头风。
石膏(二钱五分) 草乌(一分五厘) 芎 (二分) 薄荷(二分) 白附子(二分) 甘草(一分)白芷(三分) 细辛(一分) 仙灵脾(二分)
神清散 治冷头风。
白芷 川乌 防风(各一两) 细辛(二分半) 雄黄(二分) 草乌(炮过去皮,两头尖)
上为末,温酒调下,二日服一次。
川芎 白芷 谷精草 藜芦 防风 薄荷 牙皂 蔓荆子 细辛 蒲黄
上为末,口含水 之,吹入鼻内亦可。
全蝎 雄黄(各二钱) 盆硝(一钱五分) 乳香 没药(各二钱) 薄荷 川芎(各一钱) 冰片(一分)
上为末,口 水搐,吹鼻内,日二次。
贴诸般疼痛眼方
赤芍、蒲黄与郁金,芙蓉研末拌均匀,朱缺土螺紧姜汁,若然常痛只擦睛。痛甚,加白芷、南星、无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