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
黄疸消退后调治经验
22-07-09
浏览 569
张恩树 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黄疸一病,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本病与现代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在内科临床上比较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以及消化系统肿瘤等多种疾病。世医皆知,阳黄多湿热,病程较短,黄色鲜明如橘色,治以清化湿热为先。急黄为阳黄之重症,急则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开窍。阴黄多为寒湿羁留,病程较长,黄色晦暗不泽,治以温中化湿为主。笔者在临证中总结发现黄疸消退后若湿热留恋,余邪未清,应从清化湿热、淡渗分利入手;若是肝脾不调,疏泄运化失职,转入调和肝脾、理气助运之途;若是气滞血瘀,癥积留着,予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现举三例病案报告如下。 湿热未清宜清热燥湿 李某,男,31岁。患者于20日前,因巩膜黄染1周,在西医内科诊治,检查肝功能:ALT 130 u/L,AKP 34 u/L,TBIL 20μmol/L,TP62 g/L,HBsAg阴性。诊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经保肝、降酶等方法治疗后,黄疸虽退,但仍感身体不适,后延中医诊治。患者现胃脘痞闷,腹胀,纳不甘味,大便溏垢,苔腻微黄,脉象弦缓。 证属湿热留恋,余邪未清。治以除湿泄热。 处方:炒苍术10克,厚朴6克,茵陈15克,薏苡仁、茯苓、猪苓、陈皮、鸡内金、神曲、车前子(布包)各10克,5剂。 二诊:药后胃脘痞闷,腹胀好转,苔腻渐消,大便转干,惟纳谷欠馨,脉象弦缓,前方既效,毋庸改弦易辙。原方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7剂。1周后来院复查肝功能正常,精神、食欲皆佳。 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月付肿。”本例患者,黄疸虽退,但湿热之邪未清;在湿热之中,细辨之,又湿重于热,故用苍术、厚朴、陈皮、鸡内金、建曲燥湿健脾;薏苡仁、茯苓、猪苓淡渗利湿,助主药燥湿健脾之力;21nx.com茵陈、车前子清利湿热退黄,又能助主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综观全方,俾湿热蠲除而获效。 肝脾失调宜疏泄运化 魏某,女,45岁。1个月前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治疗,肝功能正常后出院回家。近来脘腹胀满,胁肋隐隐作痛,饮食欠馨,大便不整,舌苔薄白,脉细弦。 诊属肝脾失调,疏泄运化失职。治以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处方:醋炒柴胡、香附、陈皮、茯苓、神曲、炒枳壳、炒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5克,5剂。 二诊:药后脘腹胀满,胁肋隐痛均减,惟纳谷欠馨,上方加炒谷芽15克,神曲10克,7剂。药后,诸症消失。 按:本例患者,初患黄疸病毒性肝炎,通过治疗肝功能虽正常,黄疸亦退,但脘腹胀满、胁肋隐痛、饮食不香等症未除。中医谓之肝脾不调,疏泄运化失职。这种情况在黄疸退后较为常见,故用醋炒柴胡、香附、陈皮、茯苓、建曲、枳壳疏肝调脾;白芍、甘草相伍,能缓急止痛;川楝子、延胡索泄肝定痛。综观全方,共奏调和肝脾、理气止痛之功。 气滞血瘀宜行气活血 丁某,男,57岁。罹患慢性血吸虫病已二十余年,曾用锑剂及血防846各治疗过1次。两月前因巩膜黄染,上腹部胀满,饮食减少,神疲乏力,溲黄,肝功能:ALT145u/L,AKP70u/L,TBIL 24μmol/L,TP 55g/L,HBsAg阴性。B超检查:血吸虫病肝硬化,收住入院。入院后经保肝、输液、中药清利湿热之剂治疗,黄疸清退,惟上腹部仍然胀痛,后延中医诊治。观其患者面色晦暗,胁下积块有形,按之较硬,固定不移,隐隐作痛,面颈部有赤色丝纹,苔薄白,舌边有瘀点,脉细带涩。 证属气滞血瘀,癥块留着,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处方:醋炒柴胡、制香附、青皮、陈皮、郁金、三棱、莪术、丹参、桃仁、红花各10克,石见穿30 克,醋炙鳖甲25克(先煎),5剂。 二诊:药后胁痛渐减,惟纳谷欠佳,上方加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谷芽15克,7剂。药后以上方为主,稍事加减,连续服药2个月,患者精神转佳,胁下隐痛消失,纳谷为常。经B超检查:慢性血吸虫肝病,肝功能正常。随访7年,身体尚好。 按:本例患者,延中医诊治时黄疸消失,但胁下积块有形,隐隐作痛,加之现代医学B超检查诊为:血吸虫病肝硬化。此病较为棘手,属中医癥积范畴。故用醋炒柴胡、青陈皮、香附、郁金疏肝理气;三棱、莪术、丹参、桃仁、红花、石见穿活血化瘀;醋炙鳖甲软坚散结。对于本病治疗,疗程较长,必须坚持服药1~2月,积微成著,著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