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江,男,48岁。2010年9月4日初诊。便秘十余年,屡医乏效,进滋润之剂,或有小效,过3~5日又发;得峻下之味,虽取效于当时,药后复秘。近日惟进果导片,或用开塞露后才能排便。诊见:腹胀欲便,伴胸胁满闷,噫气频作,甚则腹胀而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结,努挣难下。苔微黄,脉弦。气滞于内,通调失职,糟粕与瘀血结滞于肠,故大便干结难下;气机郁滞,清浊失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犯乱于中,故胸胁满闷,噫气频作。治宜行气开郁,化瘀通便。处方:厚朴30克,枳壳20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红花8克,苏子10克,白术12克,怀山药10克。5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大便畅快,日行1次,软硬适中,神清气爽。复与前方5剂,隔日服1剂。随访未复发。
按:方中重用厚朴、枳壳为君,宽中行气。《本草汇言》:“厚朴,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积而不去,湿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温可以燥湿,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气。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二药纵可升降,横可开扩,使绞结肠道之糟粕自然松动下行。佐以党参、黄芪补益中州之气,气足则易于逐便下行。当归、白芍养血益阴,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杏仁、苏子肃肺增液润肠,白术、怀山药补脾益阴,山楂健胃消滞。全方共奏行气开郁,化瘀通便之功。笔者认为许多顽固性便秘,经清热攻下、滋阴润下、增液润下而效果不显者,可考虑用此法治疗。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