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病》:“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黄芪汤主之。”全方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黄芪组成,具有调和营卫,通阳除湿之功,为仲景治疗黄汗黄疸而有脉浮,表虚症状之主方。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孙浩老中医根据其中桂枝汤解肌和营,调和阴阳黄芪补气固表之功用,临证多有发挥,现举四例验案简析其用此方经验。       小儿汗证       赵某,男,7岁。自3岁入托以来稍稍运动则大汗出,夜间睡眠时背部及头汗出,汗湿衣被,常常易感,曾经多方诊治,效果欠佳。后孙浩处就诊。刻诊:面色稍白,形体适中,鼻流清涕,偶咳,手心湿润,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细。       证属脾肺气虚营卫不和。治宜补益脾肺,调和营卫。方用桂枝黄芪汤加味,处方:生黄芪10克,煨白芍9克,桂枝9克,炒白术8克,炒防风5克,碧桃干8克,炒山药8克,炒麦芽8克,生姜3片,大枣4枚,生甘草3克。5剂后汗出减轻,上方继续服用5剂,诸症明显好转。后用上方3剂量,制水泛丸调理而愈。       按:小儿多汗临床常自汗盗汗二证皆具,多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宋·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中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至明代张景岳对汗证作了系统概括,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孙浩认为本例患儿自入托后易感多病,耗伤肺气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或因表虚卫弱,微受风邪,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汗出。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达表;桂枝白芍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炒白术、炒山药健脾补肺,碧桃干敛汗。故脾肺健气自壮而表自固,营卫调而汗自止。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