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脏实体的源流
1. 脾的位置
1.1 “脾” 字蕴涵其解剖位置 脾, 《释名 ·释形 体》解释说: “脾, 裨也, 在胃下, 裨助胃气, 主化谷 也” 。 可见, 在汉时期, 学者尚知脾之得名与其解剖 部位 “在胃下” 、 功能为 “裨助胃气” 密切相关, 其所 从的 “卑” 既表示其部位之 “裨” (地位低下) , 又表 示其功能之 “裨” (裨益、 辅助) 。 即 “脾” 脏的命名最 初很可能考虑到了脾的解剖部位、 功能特点。
1.2 脾与胃以膜相连 脾位居中焦, 脾与胃以 膜相连。 《黄帝内经》中对脾的位置已有了一定的 认识。 如《素问· 太阴阳明论》曰: “脾与胃以膜相连 耳” 。 脾胃之间有一层薄膜相连, 脾与胃位置邻近, 故 可以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 这是今 “脾主运化” 的早 期术语。 《灵枢 · 本藏》 又曰: “脾高则引季胁而痛; 脾下则下加于大肠” 。 说明脾的位置上邻季胁, 下邻 大肠。
脾的位置, 古代文献中有居左、 居右等不同看法 [2] 。 明代孙一奎《医旨绪余· 人身内景说》认为: “脾系 在隔下 , 著右胁, 上与胃膜相连” 。 明代李梴《医学入 门 ·脏腑条分》认为: “微着左胁于胃之上” 。 1.3 脾掩胃之上口 脾掩胃之上口, 暗指脾包括 现代胰腺。 《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曰: “其 脾长一尺, 掩太仓, 太仓者, 胃之上口也” , 脾脏掩盖 太仓, 太仓是胃的上部。 《针灸大成·五脏六腑》亦 说: “脾……掩乎太仓, 附着于脊之第十一椎” 。
2. 脾的外观形态与重量
2.1 重量二斤三两, 扁广三寸, 长五寸 先秦 时期著作《难经》记载了脾的形态及重量。 《难 经·四十二难》曰: “脾重二斤三两, 扁广三寸, 长五 寸, 有散膏半斤” 。 按照西汉的度量衡, 1斤约等于 258g, 1尺约等于23.5cm, 根据上述的重量、 宽度和 长度, “脾” 去掉散膏后重约是现代脾脏的重量3倍 多, 尺寸相近。 其中 “散膏半斤” 是指胰腺, 这与现代 解剖学的脾和胰腺一致。
2.2 形象马蹄, 内包胃脘, 象土形 刘完素于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第七》引用《素问》 唐代王冰注说: “脾形象马蹄, 内包胃脘, 象土形 也” 。 《脉诀刊误·脾脏歌一》曰: “脾脏象中坤…… 连肉润肌臀, 形扁才三五” 。 认为脾的形态是扁长 形, 似马蹄。 将脾描述为形象马蹄, 内包胃脘, 象土形 也。 又有 “脾者, 其色紫赤, 其形如牛舌, 其质如肉” ( 《医事启源·解剖》 ) , “形如犬舌, 状如鸡冠” (清 代陈珍阁《医纲总枢 ·论脾鸡冠油》 )等描述。 这是 重道轻器思想影响的体现, 在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 认识和描述脾。
2.3 脾长一尺 金元时期《脾胃论·脾胃虚则九 窍不通论》曰: “脾长一尺” 。 提出脾长一尺, 与西医 学脾和胰总长接近。 现今我国正常成人的脾脏, 男 性平均长13.36cm, 宽8.64cm, 厚3.04cm; 女性平均长 13.09cm, 宽8.84cm, 厚3.05cm。 正常成人的脾脏重量 约为100-250g, 平均135g, 胰重约82-117g, 长约17- 20cm, 宽约3-5cm, 厚1.5-2.5cm。 脾长1尺, 按金元时 期度量衡换算, 约为30.72cm, 与西医学的胰脾总长 接近。
2.4 色如马肝紫赤, 形如刀镰 明清时期, 关 于脾的形态有不同说法, 《医贯·玄元肤论》曰: 脾 “其色如马肝紫赤, 其形如刀镰” 。 《医学入门·脏 腑条分》曰: 脾 “扁似马蹄” 。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 “亲见脏腑改正图” 中绘制的脾的形态结构, 相当 于西医的胰腺, 甚至还标出了珑管, 即胰腺管, 并且 在《医林改错· 上卷》曰: “脾中有一管, 体像玲珑, 易于出水, 故名珑管。 脾之长短与胃相等” 。 《中西汇 通医经精义》 更加明确地描绘脾图为西医的脾脏和 胰腺。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五期第一卷》曰: “古人 不名胰而名散膏……而时时散其膏液于十二指肠之 中……故曰散膏, 为脾之付脏” 。 明确指出了胰腺附 于脾。
虽然历代医家对脾的实体描述不一, 但基本倾 向于西医的脾脏和胰腺 [3] 。
中医“脾”脏实体的考证分析
1. 至今无人纠正的疑点——脾的大小与重量不 匹配 按照《难经·四十二难》的记载 “扁广三寸, 长 五寸” 与西医解剖学的脾接近, 但 “脾重二斤三两” 是西医解剖学脾重量的3倍多。 古代文献对于脾的描 述, 大小和现代测量一致, 而重量和现代测量相去甚 远, 大小和重量的关系与现代任何脏器都不匹配, 至 今并无人纠正。
2. 脾病辨证定位诊断等超出了解剖实体的概念 上述疑点的产生, 根源在于脾脏象的功能特点。 脾主 运化、 统血, 化生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维持生 命活动, 被誉为 “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 , 故有 “脾不可伤也, 伤之则死” 的论述。 而实体的脾脏是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还可过滤和储存血液, 并非极 其重要, 在特殊情况下 , 切除脾脏后生命活动仍可正 常进行, 说明中医学脾脏象与西医学脾脏器虽然名同 实异, 不可混谈。
同为 “脾” 脏, 但由于中西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文 化背景的不同, 使 “脾” 在中西两大医学中的概念内 涵有着本质的区别 [4] 。 脏象学说的构建, 既有解剖方 法获得的直观认识, 又有整体观察方法所把握的宏 观生命规律。 因此, 脏象学说的脏腑概念, 不仅是一 个解剖学概念, 更主要是涵盖了人体多种生理病理 的概念。 在中医脾脏象理论的现代研究中, 发现中医 学的脾内涵很广泛, 涉及了现代医学的多系统、 多脏 器的功能。
虽然古代医家对脾的实体有一些论述, 但历代 中医脾病辨证诊断等远远超出了解剖实体的概念, 与其他四脏相比, 脾的实体定位最模糊, 抽象性、 综 合性最强。
超越解剖实体的功能脾脏
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 是人 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受 “重道轻器” 思想的影响, 中医对脾脏象认识远远超 出了解剖实体的内涵, 导致中西医对脾脏认识的分 歧。 就方法论而言, 中医学以系统方法为主, 朴素的 元素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相结合, 以解剖学为基础, 通过分析活的机体的外部表征, 来推导认识人体内 部的生理病理规律, 以表知里, 确定 “象” 与 “脏” 之 间的关系, 建立脏象的概念。 以病理反证生理, 重功 能而轻形质, 是脏象认识生命本质的重要特点。 因 此, 脏象的本来含义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 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其内容包括脏腑的形态 结构、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实际上, 脏象是一个动态的生理、 病理概念, 是生命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基于对脏象的这一认识, 将脏象学说定义为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 能、 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经历了由解剖实体到功能脏腑的演化过程, 中 医的脾已不再是古人最初看到的解剖实体。 即使历 代医家对脾的解剖实体有具体描述, 但其主运化、 主统血、 为后天之本的功能并非一个形态器官所能 支撑, 中医学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 以功能活动 的动态形象为本, 而形体器官和物质构成为从, 当 涉及 “器” 与 “象” 的关系时, 着重的不是器, 而是其 “象” , 并且以功能之象来界定其器。 所以, 脏象则 以象为本, 据象定脏, 因而形成了中医独具特色的脾 脏象理论。 从现代脾脏象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来看, 中医学的脾的功能包含了西医学的消化系统、 神经 系统、 内分泌系统、 造血系统、 免疫系统、 运动系统 等的功能, 是一个多系统、 多功能的概念, 因此, 不 难理解切除西医的脾脏, 而 “后天之本” 的脾依然存 在, 生命活动可正常进行。
参 考 文 献
[1]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朱凌凌,童瑶.中医脾解剖实体的古代文献研究.中医文献杂志, 2003(4):3-6
[3] 曾志勇,张力华,罗友华,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论中医“肝” 和“脾”的实体.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4-5,10
[4] 李涵,张明雪.脾“体阴而用阳”疏证.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19(6):612-614
【作者】 王彩霞; 崔家鹏; 秦微; 于漫;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