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打嗝的经历。不仅大人打嗝,小孩打嗝,甚至在妈妈腹内的胎儿也会打嗝。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打嗝”。   引起打嗝的原因是什么?   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虽然打嗝并不影响身体,但是会影响交际。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打嗝呢?   打嗝常常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起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也有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比如: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而自口腔溢出,精神神经因素、饮食习惯、吞咽动作过多等都会引起打嗝。     中医解读“打嗝”   中医多责之于脾肾虚寒、情志不遂、正气亏虚等,或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辛辣、过饱等均可引发呃逆。临床常见证型有:   胃中寒冷:呃声沉缓有力,得热则减,得寒则甚,舌苔白润,脉迟缓。   胃火上逆:呃声洪亮,连续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面赤便秘舌苔黄,脉滑数。   气机郁滞:呃逆连声,常因情致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脾肾阳虚:呃声微弱,气不接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脉沉细。   胃阴不足: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舌干燥,烦渴不安,舌红少津,脉细数。   总之,呃逆一证,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故理气降逆为基本治法。   6种方法帮你缓解打嗝   1.  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2.  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3.  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4.  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5.  嚼服生姜片。 6.  点按“耳中穴”,缓解打嗝,效果非常明显哦。   耳穴疗法迅速“制止”打嗝   取穴:耳中穴,此穴位耳廓几何平面的中点上,因此又被称为支点、零点,临床上常用于调节人体中焦脾胃的生理功能。呃逆独取此穴攻专和胃降逆,而奏调畅气机宽胸利膈平呃之功。   手法:点按“耳中穴”。本法治疗呃逆简便易行,经济实用,以中药王不留行子或手指点按此穴,多在1~2 分钟之内显效,可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苦。   tips:若呃逆持续或反复发作,兼证明显,或出现在其他急慢性病证过程之中,需进一步辨证施治或结合治疗其他疾病。   耳穴知识贴 源于耳中穴具有调畅气机、降逆止呕的作用,因此由于胃气上逆引起的晕车、晕船,单独使用此穴也常有奇效。当晕车、晕船发生时,以手指按压此穴1—2分钟,恶心头晕等症状常随即得到缓解或消失。   另外,临床耳中穴亦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及夜尿症,如鼻出血、咳血便血、女性月经量过多等,同时通过配伍,耳中穴亦常用于治疗儿童的尿床,疗效可靠。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