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的认识也是各不相同。现代常见病高脂血症,也可以引起眩晕发生,究其机理,在临床过程中笔者将其归纳为“肝失升发,脾失运化,腑不通降,阻脉而发。”   中医对高血脂的认识   在相关的中医文献中,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多依据《灵枢·五癃津液别》中“五谷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营气》云:“谷入于胃,气传于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络而复始。”血脂异常,是因行于脉中水精微停滞不行,集聚而成,影响了血液的正常运行,而发为高脂血症。故高血脂可以从水谷精微物质停滞集聚而阻碍了气血的运行,久则变生高血脂的方面认识。   肝与高血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肝生筋,筋生心。”因而心脉的疾病可以从肝论治,从肝性升发论治。升发者,升轻清之物达于外营养周身,促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在相关的中医类教材中归纳为肝主疏泄。肝疏泄功能正常,可促进脉中水精微物质营养全身。肝气升发太过,水谷精微物质外散太过,则易聚集成形,临床表现为血脂异常。水谷精微物质聚集久后化生痰湿浊邪,阻滞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及腑气通降功能,致使气逆病变。痰湿浊邪留于经络,则发为经络病变。故治疗当以“柔肝健脾化湿,通腑降气排浊”。   医案   患者,女,50岁。2018年3月12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头晕恶心3天。   患者3天前无诱因性突发眩晕恶心呕吐,曾就诊于当地卫生室,服用保和丸症状缓解,1天前因劳累复发,在当地人民医院查:甘油三酯(TG):1.88mmol/L 总胆固醇(CHO):5.93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72 mmol/L 全血黏度:切变率1(1/s)23.00mPa.S 全血黏度:切变率5(1/s)10.38 mPa.S 全血黏度:切变率30(1/s)6.09 mPa.S 全血低切还原黏度:54.15mPa.S 全血低切相对指数:17.14mpa.s 屈服应力:8.12mPa 低切流阻:68.69mPa.S 中切流阻:42.57mPa.S,诊断为高脂血症,因不愿服西药,前来就诊。现症见眩晕恶心呕吐,下腹部发胀,舌淡苔白腻,脉弦。患者精神饮食尚可,长期大便不爽,小便正常,睡眠可。   诊断:高脂血症眩晕(湿阻下焦,肝胃气逆)   治疗:健脾化湿柔肝降逆。   处方:杭白芍30克,桂枝6克,苍术10克,枳实10克,厚朴8克,大黄6克。2剂,水煎服。1日1剂,每日2次。   3月15日二诊:患者自述服用上述药1剂后,大便通畅,下腹部胀满感消失,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白天偶有几分钟的短暂性头晕。2剂服完,自我感觉上述症状已消失,另据其所述,平素晚上有右小腿部抽筋,综合其他因素,在原方基础上去桂枝大黄,加制附子3克,川牛膝15克。2剂,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4月7日三诊: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后,于4月7日在当地人民医院查:甘油三酯(TG):1.76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6mmol/L 全血黏度:切变率1(1/s)21.14mPa.S 屈服应力:7.76mPa 低切流阻:63.11mPa.S。并自述后续无眩晕恶心呕吐大便不爽的症状,平素晚上右小腿部抽筋的症状也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续守方3剂。   按:初诊,结合当地人民医院的实验室检查以及患者的自我症状及体征,可以得出,患者因长期湿阻下焦气机不畅,脾胃运化不及,而导致肝胃气逆上冲,出现眩晕恶心呕吐,下腹部发胀的症状。故治疗当以健脾化湿柔肝降逆。《素问·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湿阻气机,肝升发不及,故用桂枝之辛和白芍之酸合以促进肝的升发调达之力。“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故用苍术枳实厚朴大黄的苦降之力,促进脾胃的运化能力。如此,则湿邪得去,肝脾得调,逆气得降,症状得解。   二诊,患者所述,平素晚上有右小腿部抽筋,亦符合湿邪阻滞的特点,而桂枝偏走上焦,故易为小量的制附子;患者大便已通,急症已解,故易为以健脾燥湿为主的苍术。   三诊,考虑到其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以及患者自述的症状已接近正常,故守原方三剂巩固疗效。   柔肝通腑法,在辨证确切为湿阻下焦,肝胃气逆所致眩晕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快速缓解其带来的症状,同时可使气机得调,浊邪得出,肝脾和调,血脂代谢逐渐趋于正常,而疾病得以好转或康复。(原飞虎

来源:中国中医报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