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
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 处方从辨证思路分析
21-10-01
浏览 338
毕华剑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医院 张母,53岁,于2016年3月14日初诊。 主诉:失眠多梦20余年,夜难寐,入睡尤难,诸梦纷纭,易醒,每夜仅睡3~4小时。其人面色少华,心烦急躁、夜甚,口苦口干,易出汗,常有畏寒畏热,视物不清,舌红苔少,根部苔黄,脉弦、细。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降压物药物(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稳定,在150/110mmHg左右波动。 处方:炒酸枣仁15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炙甘草10克,柴胡8克,黄芩8克,白芍10克,夜交藤10克,茯神10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灵磁石30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远志10克,枳壳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 2016年3月19日(其子电话复诊):失眠多梦刚有起色,然每日凌晨3~5时均会有鼻衄,当时笔者十分诧异,急追问病史,乃知患者近20年来均会有此症状,且出血时间固定,均为每日凌晨3~5时,只是昨日服药后出血量较前为多,色鲜红。因考虑出血量多后果严重,嘱其暂缓服药,注意观察。 2016年3月24日复诊,表示近5日出血量减少,且上述症状较服药前明显改善,要求继续服药。刻诊:睡眠、心烦较前明显好转,容易入睡,且睡眠时间延长,畏寒畏热、易出汗等均较前缓解,多梦症状略有改善,舌红苔少,根部仍有少许黄苔,脉弦、细。处方较前方加天麻10克,钩藤10克,白芍加量至15克。5剂,用法同前,并密切观察鼻衄血量多寡,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5日后电话复诊,诉失眠基本缓解,容易入睡,睡眠时间进一步延长,多梦较前明显改善,心烦、寒热、出汗、口干口苦等症已除,且颜面渐复红润之色,其子追问是否需要继续服药,嘱其效不更方,二诊原方再进5剂。 1月后随访其子,总共服药15剂,诸症悉除,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每夜能入睡6~7个小时,偶而有梦,无心烦、寒热往来,口苦口干、汗出等不适,且持续多年之鼻衄已除,血压平稳,服用原降压药后保持在130/80mmHg左右。 按:从辨证思路分析,本案症状颇多,抓其主症失眠,则可纲举目张。初诊时患者失眠多梦,心烦,视物不清,首先想到条文“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故用酸枣仁汤原方加夜交藤、远志养肝血以安心神,除虚烦以助睡眠,以茯神易茯苓,更奏其功;患者口苦咽干,寒热往来,脉弦,则当兼有小柴胡汤证,故加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心烦不寐,《伤寒论》有言“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仿其意加主药栀子一味除其烦,脉弦,心烦,多梦,又高血压病史多年,结合辨病,考虑当有阳亢之嫌,故加白芍疏肝柔肝,及灵磁石、龙骨、牡蛎等重镇之品,以潜其肝阳,摄其心神;舌苔根部稍有黄苔,加黄柏清利湿热。本方既补肝养血,又清利湿热,故斟加枳壳行其气,既能使补而不滞,又可使气行湿化。二诊知其鼻衄多年,更佐证兼有肝阳上亢之机,故加大白芍用量,并仿天麻钩藤饮意加其主药天麻、钩藤,合白芍以增平肝、养肝、疏肝之力。三诊效不更方,再进5剂以收功。 二诊时,其子(针灸推拿医生)曾追问鼻衄似有加重,能否去方中升散劫肝阴之柴胡?答曰不用!偶有出血量多未必是柴胡所致,《名医别录》云柴胡“性微寒”,其劫肝阴之说尚待商榷,且本方中柴胡为少阳证所设,是小柴胡汤之君药,断不能去,况有黄芩之寒,白芍之收,灵磁石、龙骨、牡蛎之重镇药相伍,更不足虑! 从经方合方合用谈,本案实际上是由经方酸枣仁汤、小柴胡汤、栀子豉汤以及后世名方天麻钩藤饮组成的合方,诸方组成虽未一一具备,但所用均为各方主(君)药,对相应病机极具针对性,故能取效迅捷。这也说明中医临证多变,运用经方合方的机会远多于单方,经方合方运用得当,果真效如桴鼓。(毕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