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 气与血休戚相关, 血载气、 气推动血行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气不行血, 血不载气, 气血逆 乱是大多数疾病主要病理转归, 高血压也不例外。高 血压发病初期多以肝为中心, 以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 为主, 但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肝不疏泄则气机不畅, 血随气涌, 则血行不畅, 血行迟缓则形成瘀滞。中到 高危患者多痰湿瘀滞, 气血不足, 痰湿内阻, 易与瘀互 结, 阻遏血络可致血行不畅, 气血不足无力行血, 血液 瘀滞产生血瘀。高血压多病程长, 根据中医久病致淤, 久病多虚, 久病入血, 久病入络的理论基础, 病情进展 均可产生血瘀, 所以就本病而言, 血瘀是发病的重要 机理。现代中医研究也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 龄的增长发病率越高, 而血瘀证所占的比重也越大, 其中何世东教授就提出老年高血压中医辨证无论为 何种证型,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瘀 [9] ; 临床高血压的发 病年龄段多偏中老年人, 发病过程缓慢, 病程长, 这与 血瘀的 “老人多淤” 和 “久病入络” 的理论特点相一致。 眩晕是高血压的主要症状, 所以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多 从 “眩晕”辨证, 祖国医学认为 “无痰不作眩” , “无虚 不作眩” , 现代学者也提到高血压中痰湿壅盛与血瘀 关系最为密切 [11] ; 气虚产生痰、 瘀等病理产物亦是导 致眩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12] , 因此高血压病从瘀辨证 有可取之处。
血瘀微观辨证
中医传统思想讲究整体观念, 在临床实践中总结 经验理论,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 高血压现代研究运 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微观方面逐一论证他们, 其中在血 管内皮细胞、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功能、 微循环、 靶器 官、 基因及信号通路等方面探讨高血压病血瘀证有很 多新的进展 [13] 。
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高血压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机制一直是现代 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就高血压血瘀的形成 机制微观剖析, 其研究已经上升到分子基因水平, 孙 稳喜等 [14] 用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作用于内皮细 胞之后, 细胞发生了内质网应激反应, 并且在持续的 刺激下, 内皮细胞启动了内质网应激相关的细胞凋亡 程序, 导致了内皮细胞的凋亡, 提出高血压血瘀患者 血清诱导内皮细胞发生的细胞凋亡, 而与 JNK、 CHOP 相关的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 可 能是高血压病血瘀证的重要发病机制。既往大多数 研究都是以静态培养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 张竞之 等 ?[15] 开辟新径提出从血流机械力因素这一动态角度 研究高血压病血瘀证的形成机制, 并且扩展了中医整 体恒动观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思路方向, 为以 后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研究提供新的靶点和防治策略。
2 血液流变学改变
血液流变学主要是反映血液流动性、 凝滞性和血 液黏度的变化, 而血液流变学向浓、 黏、 高凝聚状态 发展的方向就是高血压病情进展的微观写照。雄伟 等 [16] 通过应用血液流变学可视化检测仪 (MC-FAN? RH300) 观察 109 例不同中医证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 液流动性特点, 结果显示痰瘀阻络证组与其他阴虚阳 亢证组、 肾虚证组、 老年健康组的血液流变学比较, 其 可视化的血流时间显著延长 (P<0.05) 。李娇娇 [17] 通 过随机对照试验将 72 例痰瘀互结型 1 级、 2 级高血压 病患者,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的 基础上加用化痰活瘀基本方治疗, 观察患者前后血液 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显示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 改善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3 血小板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高血压病的靶器官损害不仅与血压 水平、 血压昼夜节律有关, 而且与血压变异的幅度及血 压负荷值也息息相关, 对于波动性高血压及其靶器官 损害的防治, 如今也是全球高血压研究领域的热点。有 学者认为波动性高血压与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 而两 者又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伤及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呈 正相关 [18] , 高血压血瘀证的严重程度与之也有密切关 系, 其相关指标对高血压病血淤证的诊断也具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吴仕明等 [19] 通过对高血压血瘀证多因素 两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能初 步反映高血压血瘀证的严重程度, 高血压病血瘀证严 重程度与血压均值标准差、 昼夜节律及收缩压负荷密 切相关, 活血化瘀方药在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增高的血 压变异性同时还可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水平, 这在高 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 细胞的物质、 信息、 能 量传递的血液、 淋巴液、 组织液, 高血压与微循环密切 相关, 微循环是血瘀证的基本病理表现。临床上通常 认为微循环就是指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微循环, 而对此 展开的监测主要是通过甲襞微循环, 甲襞微循环是观 察血液微循环动态的窗口。郭慧君等 [20] 通过对 80 例老年高血压气虚血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 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益气活血化瘀中药, 观察 2 组 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积分值的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 组甲襞微循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或 P<0.01) 。刘许锋等 [21] 将 50 例有微循环障碍的高血 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硝 苯地平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 结果显示治疗组 不仅在降血压方面卓有疗效, 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如 头痛、 眩晕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 液黏度降低, 甲襞微循环状态和血液流变学状态也明 显改善,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5 靶器官受损
高血压病在进展过程中对全身靶器官会有不同 程度的损害, 左心室肥厚是心脏受损的最早表现, 也 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关山月等 [22] 采 用回顾性临床研究, 统计纳入病例 124 例高血压左心 室肥厚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血瘀 证作为主要兼证在 94 例 (75.8%)的患者中存在, 并 且在各个主证中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 其超声心动 图指标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方面在四主证 中分布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兼证方面, 兼有血瘀证患 者在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质量指数方面增加 明显, 在通过动物对照试验发现采用平肝活血中药的 治疗组心肌超微结构与模型组比较都有改善, 并且高 剂量改善更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病靶器官 损害的重要中间坏节, 长期的高压刺激, 使血管内皮 产生脂质样变, 进而形成粥样硬化到斑块, 引起血管 狭窄, 进一步导致一系列病理改变。王洋等 [23] 通过统 计 120 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型, 发现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证候特点基本符合血瘀证 的特点, 而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越重, 临床症状、 体征的越重, 血瘀证越重, 并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佐以活血化瘀治疗效果更佳。近年来, 大量研究表明, 氧化应激也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结构功 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姚灿坤 [24] 提出就氧化应激损 害而言, 具有气虚、 血瘀证素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由 于氧化应激损伤较明显, 将出现明显高血压病靶器官 损伤, 进一步出现心脑血管事件, 治疗方面需及早介 入, 防止预后不良。
6 分子基因学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 作用的结果, 中医证型在基因表达上也有所差异, 洛 杰伟等 [25] 认为携带 SLC6A2 基因启动子 3-AG/GG 型、 MTHFR 基因 CT/TT 类型 [26] 均可能是高血压病血瘀 证的易患因素; 在血瘀证基因型表达的过程中, 信号 通路也被证实与高血压血瘀证有密切关, 张竞之等 [27] 通过比较高血压血瘀证、 非血瘀证患者及健康人血清 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C) 24h, 以不同浓度 的丹皮酚干预脂多糖 (LPS)诱导的 HUVEC-C?TLR4 表达及核转录因子 (NF-κB)活化, 检测 TLR4 蛋白 及 NF-κB 蛋白的表达, TLR4?mRNA 的表达按正常 组、 非血瘀证组、 血瘀证组的顺序逐渐增高, 组间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得出 TLR-NF-κB 信号途径 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紊乱是高血压病血瘀证形成 的机制之一。
从瘀而治
高血压的治疗在西医各类降压药不断更新的条件 下降血压方面不再是难题, 但是在改善症状方面依然 困难重重, 大量研究表明 [28] , 中医药活血化瘀治疗高 血压不仅在降压方面有帮助, 并且在改善症状方面凸 显特色。孙兰军 [29] 教授也提到脉道不利是高血压病 发病的主要机理, 不管在疾病早期还是晚期, 即使没有 明显血瘀症候, 瘀血的病机也不能忽视, 用药多适当配 伍活血之品。并且随着患者年龄、 血压变异性的增大, 血瘀证所占比例也是明显上升, 活血化瘀治疗更加不 容忽视。王吉元 [30] 通过临床观察 268 例高血压患者 比较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年龄与血瘀证的发生率及严重 程度成正比, 并且发现与靶器官损害有关的因素在高 血压病血瘀证的患者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的 病人, 故对高血压血瘀证患者的治疗更应关注, 以防 止靶器官的损害。从络病理论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及 治疗, 络脉空虚是高血压发病的病理基础, 络脉瘀阻是 高血压发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也有学者认为从络病的 角度开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1] 。活血 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血瘀证不仅能改善中医症状, 在 降低血流动力学、 炎症指标等方面也卓有成效, 赵温 倩 [32] 通过对 72 例气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发 现,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方的患者在血 压、 证候积分、 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脂及空腹血糖等变 化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中组间证候积分有极显著差 异 (P<0.01) , 2 组血液流变学、 血脂及空腹血糖指标治 疗组优于对照组,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另有 李洁 [33] 将 132 例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型患者随机 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每组 66 例, 治疗组在对照组给 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 观察 2 组治疗前后血压、 临床症状、 血脂水平及血清 内皮素 (ET) 、 一氧化氮 (NO)的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 组在降压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 对照组; 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 ET、 NO 显著改善,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1) 。在活 血化瘀中成药方面, 陈旭 [34] 将 82 例高血压血瘀证的 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其中一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 上加服血府逐瘀颗粒, 2 组治疗后血瘀征象均较前改 善,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2 组 治疗后 Hs-CRP、 IL-6、 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1) , 且治疗组治疗后 Hs-CRP、 IL-6、 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每味中药的药用价值 尚且复杂, 其组成方剂后作用于人体的机制则更为复 杂, 方药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微观机理过程则有待进一 步的研究, 胡小勤 [35] 用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干预细 胞模型,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 (2-DE)及基质辅助激光 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MS)技术 筛选及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点, 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 析, 结果提示高血压气虚血瘀证存在着细胞凋亡, 而补 阳还五汤可以纠正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引起的细胞凋 亡, 但其机理及最终是通过什么产物来发挥作用则需 要进一步的细胞凋亡通路研究及代谢组学研究。
展 望
高血压的西医研究着重于发病机制及治疗预后 等方面, 既往所取得的成就给人类健康带来诸多益 处, 但高血压的治疗和预后依然困难重重, 祖国医学 存在上千年, 精华部分还有待开垦, 中医药在高血压 病方面的前景无法估计, 但却不容小觑, 我们所取的 成就只是冰山一角, 中西医对高血压病的研究发现血 瘀在高血压中及其普遍, 特别是老年性高血压患者, 几乎贯穿始终, 但既往的研究学者多从将高血压发病 机制微观化后与中医药联系起来, 其点对面的研究模 式很难将中医的特色发挥极致, 对中医临床诊治益处 还有待考究; 现在研究对于血瘀证的临床诊断标准, 其实是窄化中医对血瘀证的认识, 在临床不符合现代 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有时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 却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其中医研究是否该更深入了 解这一些不明显的血瘀证患者; 现临床研究也多以自 拟的症候和方药进行研究, 难以重复验证, 给进一步 结果荟萃分析等留有难度, 研究样本量小, 不够规范, 缺乏大样本、 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的整体观 念, 理法方药思想还有待进一步融合其中, 希望将来 与临床会有更好的契合。
参考文献
[1] ? Wang?J,Zhang?L,Wang?F,et?al.?China?National?Survey?of? Chronic?Kidney?Disease?Working?Group.?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control?of?hypertension?in?China: results?from?a? national?survey?[J].?Am?J?Hypertens.2014, 27(11) : 1355-61.
[2] ? 方显明, 黄晓燕, 王强, 等 . 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聚类分析 研究 [J]. 广西中医药, 2007, 30(5) : 9-11.?
[3] ? 徐贵成, 李辉, 刘坤 .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J].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1) : 25-27.
[4] ? 王丽颖, 李元, 李娜, 等 .1508 例高血压病患中医者证候分布调 查研究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12) : 1960-1963.
[5] ? 阮小芬, 唐晓婷, 王肖龙, 等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与相关危 险因素及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 : 1025-1028.?
[6] ? 陈可冀 . 现代活血化瘀学派的传承创新发展轨迹 [J]. 中国中西 医结合杂志, 2015(12) : 1413-1414.
[7] ? 王亚红, 王刚, 肖文君 . 郭维琴教授从心论治活血化瘀治疗高 血压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7) : 1487-1488.
[8] ? 李春岩 . 史载祥学术思想及升陷祛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 论及临床研究 [D]. 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