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资料
共40例,均为中风后遗症气 虚血瘀型患者,其中男24例,女 16例;年龄57~84岁;病程10 天~11年。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 斜,言语不清,口角流涎,气短乏 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细 弦。
纳入标准:①符合《各类脑血 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中风的诊 断标准;②符合中医中风气虚血瘀 证的相关诊断标准;③均经cT及 MRI检查明确诊断;④已过中风 急性期,且病情趋于稳定;⑤肢体 偏瘫症状持续时间大于1个月。
二、治疗方法
处方:黄芪15克,赤芍、地 龙、鸡血藤、当归各10克,牛膝、 续断、红花、杜仲、川芎、桂枝、 桑枝各7克。
加减:头晕目眩的加白菊花、 天麻各10克,珍珠母15克;肢体 麻木加法半夏、胆南星、陈皮各7 克;小便量少及肢体浮肿加葫芦 壳、茯苓皮、车前草各10克;大 便秘结加郁李仁、肉苁蓉、火麻仁 各7克;口眼歪斜严重加僵蚕、白 附子、蜈蚣各7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早、晚分服。30天为一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三、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第 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1995年)通过的相关诊断标 准。显效:肢体功能有显著恢 复,与治疗前相比肌力提高2级, 可以自主行走,言语清晰,吞咽进 食功能明显改善,但生活无法完全 自理。有效:肢体功能有所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肌力提高1级,言语 能力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 明显变化甚或加重。
治疗结果:共40例,显效10 例,占25%;有效28例,占 70%;无效2例,占5%;总有效 率95%
四、体会
中风后遗症属中医本虚标实之 证,通常由气虚脉络瘀阻而致经脉 不通,肢体肌肉失去气血濡养,废 而不用,长久乃至脏腑运化功能失 调,气血不足,肢体脉络空虚而至 瘀阻加重。气虚血瘀证是中风后遗 症病理机制的关键所在,故在临床 治疗时应标本兼顾,气血同治。在 中风抢救治疗成功后往往容易出现 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 后遗症,故临床治疗多采用补气活 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21nx.com补阳 还五汤主治气虚血滞和脉络瘀阻导 致血脉不利的相关病证,方剂中的 黄芪为君药,可大补元气、气旺血 行,以达祛瘀通络。配伍赤芍、红 花、桃仁、川芎、当归具有养血活 血化瘀;地龙通络活血逐瘀;杜 仲、续断强筋骨。牛膝、桂枝温经 通脉;桑枝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具 有活血化瘀、通络之效,有效防治 脑缺血,改善临床症状。 刘颖萍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