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中药大辞典》:槲叶

出处: 本草图经
实际拼音: Hú Yè
别名: 槲若(《唐本草》)。
来源: 为壳斗科植物槲树
炮制: 本草图经》:"微炙令焦。"
性味: 《唐本草》:"味甘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

吐血衄血血痢血痔,淋病。

①《唐本草》:"主痔、止血血痢,止渴。"

②《纲目》:"活血,利小便,除面上皶赤。"

③《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病,尿赤,又驱绦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吐血槲叶不拘多少,捣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取五、七分,和滓服。(《简要济众方》)

②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槲叶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频服即止,(《圣惠方》)

③治初得肠风,及血痔热多者:槲叶微炙,炒槐花槲叶之半,同为末。米饮调服血痔热者尤佳,亦堪为炭。(《本草衍义》)

④治冷淋小肠不利,茎中急痛:槲叶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葱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之。(《圣惠方》)

⑤治蝼蛄瘘:槲叶,烧灰细研。以泔别渍槲叶,取汁洗之,拭干,纳少许灰于疮中。(《圣惠方》)


《中华本草》:槲叶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实际拼音: Hú Yè
别名: 槲若
来源: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dent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25m,树皮暗灰色,有深沟;小枝粗壮,有槽,密被灰黄色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长2-5mm。密被棕色绒毛;托轩线状披针形,长1.5cm;叶革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10-30cm,宽6-20cm,先端渐钝,基部耳形或窄形,边缘有4-10对波状裂片或粗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密被星状绒毛,老叶下面绒毛,侧脉4-10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长约4cm,轴密被浅黄色绒毛,生于新枝叶腋,花被具灰白色绒毛,雄蕊8-10;雌花序长1-3cm,雌花数朵集生于幼枝上,子房3室,柱头3。壳斗杯形,包围坚果1/2-2/3,连片径达4.5cm,小片革质,窄披针形,长约1cm,张开或反卷,红棕色,被褐色丝毛,内面无毛;坚果卵形或宽卵形,直径1.2-1.5cm,高1.5-2.3cm,无毛,柱座高约3m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阳坡,或与其他栎类、榉树马尾松等混生,有时成纯林。

资源分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化学成分: 槲树叶含山柰酚3-O-[2″,6″-O-(E)-二对香豆基-β-D-吡喃葡萄糖甙]
炮制: 本草图经》:微炙令焦。
性味: 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 止血通淋。主吐血衄血便血血痢小便淋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捣汁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灰研末敷。
复方: ①治吐血槲叶不拘多少,捣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取五、七分,和滓服。(《简要济众方》)②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槲叶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顿服。(《圣惠方》)③治初得肠风,及血痔热多者:槲叶微炙,炒槐花槲叶之半,同为未。米饮调服血痔热看尤佳,亦堪为炭。(《本草衍义》)④治冷淋小肠不利,茎中急痛:槲叶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中盏,入葱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之。(《圣惠方》)⑤治鼻上LU疱,出脓血及蝼蛄瘘:泔水煮槲叶,取汁洗之,拭干,纳槲叶灰少许于中。(《圣惠方》)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痔、止血血痢,止渴。

2.《纲目》:活血,利小便

3.《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病,尿赤,又驱绦虫。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