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穿根藤
出处:
《福建中草药》
实际拼音:
Chuān Gēn Ténɡ
原形态:
多枝平卧灌木,常攀附于石上或树上,茎上常生有不定根。叶小,纸质,对生;卵形、倒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1.5~6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或钝;托叶膜质,短鞘状,早落。圆锥花序顶生,3歧,宽1.5~3.5厘米;萼管倒圆锥状,裂片5,极短;花冠白色,外面稍呈秕糠状,5裂,裂片略长于管;雄蕊5;子房2室,胚珠每室1颗。核果小,近球形,白色,长约5毫米。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间石上或树上。分布我国南部。主产广东,福建、广西亦有。
性状:
干燥枝条粗者达6毫米,黑褐色,着生不定根,横切面中心有髓。叶对生。枝端常带有花序或果实,果实棕褐色,表面有棱线,顶端具宿萼,横切面有2室。以叶多,无根头、杂质者为好。
化学成分:
全株含高级脂族醇、酮,豆甾醇、β-谷甾醇。不含三萜酸。
性味:
苦辛,平。
①《泉州本草》:"苦辛,平。"
②《广东中草药》:"涩微甘,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关节痛,咽喉肿痛,痈肿,疥疮。
②《广东中药》:"强壮剂,治腰痛;又为通经镇痛药,能消散疮,去喉头肿痛;又可治腰部骨节痛及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捣汁或漫酒。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中华本草》:穿根藤
出处:
出自《福建中草药》
实际拼音:
Chuān Gēn Ténɡ
英文名:
Twig and leaf of Creeping Psychotria
原形态:
多分枝攀援藤木,长达5m或更长。常以撖一根攀附于乔木或贮存器石上。嫩枝稍扁,有细直纹,老枝柱状。叶对生,厚纸质;叶柄长3-5mm;托叶短鞘状,早落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6cm,宽8-20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侧脉稀疏,不很明显。聚伞花序顶生,3歧;总花梗长可达3cm;萼简倒圆锥状,裂片5,极短;花冠白色,外面稍呈秕糠状,5裂,裂片略长于花冠简;雄蕊5;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1颗。核果近球形,长4-6mm,直径3-4mm,熟时白色。花期秋季,海南地区几乎全年可开花。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间石上或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我国南部。
性状:
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具分枝,多切成段,长3-5cm,直径3-8mm,老茎可达1.5cm;表面黑褐色,有纵皱纹,具节并常有不定根;质坚实,嫩枝较脆,折断而髓部较大或中空;老茎木质,难折断,断面木部浅棕红色,中央间见深色的小髓。叶对生,薄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1.5-3.5cm,宽1-2.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或绿褐色,下面色较浅;叶柄长约1cm;托叶膜质,棕褐色,近方形。间见类球形小核果,直径约4mm,淡白色。气微,味涩、微甘。以茎枝匀、叶片多者为佳。
化学成分:
穿根藤中含有熊果酸(ursolic acid),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高级脂肪酮(higher aliphatic ketone),乌楠醌(tectoquinone)等。
药理作用:
从穿根藤全草中提出的熊果酸在体外对人鼻咽癌(KB)细胞的ED50为6.6μg/ml,对人肺癌A549ED50为4.0μg/ml,对回盲肠癌HCT-8的ED50为4.5μg/ml,对乳腺癌MCF-7的ED50为4.9μg/ml。
性味:
苦辛;平
归经:
肝;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