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嵩崖尊生》卷十四:和气饮

名称: 和气饮
处方: 当归6分,川芎6分,白芍6分,人参6分,苏梗6分,陈皮6分,腹皮6分,甘草3分,木香2分。
功能主治: 妊娠胃胀满。
用法用量: 胎产心法》本方用法:水煎服。

《续易简》卷二:和气饮

名称: 和气饮
处方: 苍术1两4钱,桔梗1两2钱,枳壳(去瓤,麸炒)6钱,橘红6钱,白芍药3钱,白芷3钱,川芎3钱,当归3钱,赤茯苓3钱,(去粗皮)3钱,半夏(汤洗7次)3钱,甘草(炙)3钱,厚朴(去粗皮,姜制)4钱,干姜4钱,吴茱萸(炒)半两。
制法: 锉散
功能主治: 腹痛肠鸣泄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通口服。二滓并煎。

《女科万金方》:和气饮

名称: 和气饮
别名: 和气散
处方: 厚朴5钱,香附5钱,白术4钱,枳壳4钱,黄芩4钱,小茴香3钱,陈皮3钱,藿香3钱,甘草3钱,玄胡索3钱,砂仁2钱,草果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妇人血气不和,饮食少进,肚腹膨胀,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 和气散(《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和气饮

名称: 和气饮
处方: 干姜1分,葛根2钱,升麻2钱,熟大黄1钱半,枳壳1钱半,桔梗1钱,苍术1钱,白芍7分,甘草8分,当归4分,半夏4分,白芷4分,茯苓4分,小5分,川椒15粒。
功能主治: 肾气上逆,先脊痛,继及背与肩。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和气汤”。

《金鉴》卷五十二:和气饮

名称: 和气饮
处方: 苍术紫苏防风赤苓豆豉藿香陈皮厚朴(姜炒)、炙甘草
功能主治: 温散。主小儿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大肠,遂成脐寒泻,粪色青白,腹痛肠鸣
用法用量: 生姜灯心,水煎服。

《广嗣纪要》卷九引李东垣方:和气饮

名称: 和气饮
别名: 束胎和气饮束胎
处方: 白术1钱半,黄芩1钱半,大腹皮1钱,枳壳(炒)1钱,苏叶茎5分,砂仁(炒)5分,炙草3分。
功能主治: 子满妊娠7-8月,其妇奉养本厚,安居太过,胎元肥壮,温热内盛,腹大如鼓,腹满下坠,逼迫子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束胎和气饮(原书同卷)、束胎饮(《万氏女科》卷二)。
临床应用: 子满:徐大和之妻,娠八月,得子满病,腹满,胎坠下迫玉门大张,胞形外露,但伸卧不能坐,势危,脉两手俱大坚搏手。密斋诊之曰:乃双胎也。胎肥气弱,不能束约,故下坠耳。用本方加人参一钱、升麻(炒)三分,服三剂,胎复上而安。后生一男一女。

《鸡鸣录》:和气饮

名称: 和气饮
处方: 白术(土炒)1钱5分,盐橘红1钱,盐香附2钱(研),茯苓8分,炒白芍1钱,芩1钱,川芎5分,炙草5分,归身1钱6分。
功能主治: 妊娠4月,倦卧不安,或口舌头痛脚弱及肿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热多,加栀炭1钱。


《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和气饮

名称: 和气饮
处方: 苍术葛根桔梗当归茯苓白芷枳壳甘草陈皮白芍
功能主治: 通气调经。主因跌扑闪挫,顿挫气血,凝滞作痛。经前腹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