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篇
《内经》曰: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浑浊,腹胀大,鼓之如鼓,痈疽疡疹,瘤气结核,霍乱瞀闷,郁肿,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闭,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蔑血污,此皆少阴君火之热,乃心、小肠之气所为也。又曰:诸热瞀瘈,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胕肿酸痛,气逆冲上,禁栗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饮溢食不下,目迷不明,暴注瞤瘈,暴病暴死,此皆少阳相火,心包络三焦之气所为也。
《内经》曰: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阳胜则热,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欲饮冷也。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于火者,是人阴虚阳气盛也。人身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尺寸脉俱虚,是谓重虚。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脉经》曰:弦数多热,数为热极。脉数为虚为热。寸口脉浮大而数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疼,腹中热。寸口脉实,热在脾肺,数为吐,为热在胃口。关脉滑数,胃中有客热,缓而滑为热中。尺脉实,为身热心痛,数为脐下热痛。
又曰:热病脉小或细,喘逆,不得大小便,腹大而胀,汗出而厥逆,泄注,脉大小不调,皆难治。热病已得汗,而脉仍躁盛,此阳脉之极也,死。热病不得汗,而脉躁盛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热病脉躁盛,得汗而脉静身凉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