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六卷-停饮门


  许学士云:余苦有二疾,一、下血,二、膈中停饮。下血有时而止,停饮则无时。始因年少时,夜坐作文,左向伏几案,是以饮食多坠左边,半夜以后,稍困之,必饮二三盏,仍向左边侧睡。壮盛时殊不觉病,三五年后,觉只从左边下,辘辘有声,胁痛,饮食减,十数日必呕数升酸水,暑月只是右体有汗,漐漐常润,左边痛处绝燥。遍访名医,及海上方服之,少验,间或中病,止得月余,复作。其补如天雄附子矾石;其利如牵牛甘遂大戟,备尝之矣。予揣度之,已成癖囊,如潦水之有科臼,不盈不行,必盈科而行也。清者可行,浊者依前停蓄,盖下无路以出之也。是以积之五七日,必呕而出,稍宽,数日复作。脾土恶湿,而水则流湿,莫若燥脾以胜湿,崇土以填科臼,则疾当去矣。于是悉屏诸药,只服苍术,三月而除。自此后,不复发呕,胸膈宽,饮啖如故,暑月汗周体而身凉,饮亦从中下。前此饮渍其肝,目亦多昏眩,其后灯下能书细字,皆苍术之力也,故名其方曰:神术丸。其苍术一斤,去皮,切末用之,白芝麻半两,水二盏,研滤取汁,大枣十五枚,煮烂,去皮、核,研,以麻汁成稀膏和入,搜臼杵熟,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白汤吞五七十丸,一日服二三次,忌桃、。初服时,膈间必微燥,且以苍术制之觉燥甚,再进山栀子散一服,久之自不燥也。予服半年以后,只用燥烈味极辛者,削去皮,不浸,极有力,亦自然不燥。山栀散,用山栀一味,干之,为末,沸汤点服。故知久坐不可伏向一边,时宜运动,亦调息之法。

  《脉经》云:胃脉虚,主胃中冷,苦吞酸头痛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心痛,喉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汤生姜汤茱萸丸。关脉沉,心下有冷气痞满吐酸。据此,亦有胃冷吞酸者。

  张子和治张风村一田叟。呕酸水十余年,乃留饮证也。医皆以燥剂治之,不效,更以燔针刺之,中脘、脐、疮未尝合。予以苦剂越之,出其涎如胶者二三升,谈笑而愈。

  噫腐嗳酸,或每晨吐酸水数口,或膈间常如酸蜇,皆饮食伤胃所致。平胃散神曲麦芽茯苓半夏

  口吐清水,乃胃中湿热所为。宜平胃散白术茯苓滑石半夏,不宜纯用凉药。亦有胃寒而然者,理中汤主之。食郁有痰,二陈加南星黄芩香附之类。治酸必用吴茱萸者,乃顺其性而折之。

  戴元礼云:湿热在胃口上,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其食不得传化,故作酸也。如谷肉在器则易酸也。

  治寒酸温胃之剂

  东垣藿香安胃散

  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呕吐,不待腐熟。

  藿香  丁香  人参(各二钱半)  陈皮(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生姜汤下。

  加减二陈汤

  治痰饮为患,呕吐头眩心悸,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丁香(一两)  半夏  陈皮(各五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两半)

  每服五六钱,入生姜煎服。

  《三因曲术丸

  治中脘宿食留饮,酸蜇心痛,口吐清水

  神曲(炒,三两)  苍术(米泔浸三宿,洗净,晒干,炒,一两五钱)  陈皮(一两)  一方有砂仁(一两)

  上为末,生姜汁神曲糊为丸,姜汤下。

  加味平胃散  治吞酸食郁所致。

  平胃散加炒神曲麦芽、姜、枣煎服。

  治吞酸因伤冷物所致,治食后吐酸水,同

  干姜(炒,二两)  吴茱萸(炒,二两)

  为末,方寸匕,一日二服。

  治噫醋咽方

  吴茱萸(半斤)  生姜(三两)  人参(二两)  枣(十二枚)

  水六升,煮二升,分三次,食前服

  治吐酸清水

  苍术(陈壁土炒)  白术  茯苓  滑石  陈皮(各等分

  水煎服。

  《圣惠方》干姜丸

  治酒癖,停饮,吐酸水。

  干姜  葛根  枳壳  橘红  前胡(各五钱)  白术  半夏曲(各一两)  吴茱萸  甘草(各二钱半)

  上为末,炼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米饮下。

  三生丸

  治中风痰涎,眩瞑,呕吐酸水,头疼恶心

  半夏(二两)  南星  白附子(各一两)

  上并生,为末,滴水丸,梧子大,以生面裹为衣,阴干,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生姜汤下。

  治热之剂

  丹溪方

  一方加炒山栀仁三钱。

  吴茱萸(去枝梗,炒干)  陈皮  黄芩(陈土炒。各五钱)  黄连(陈土炒,一两)  苍术(七钱半)

  一方有桔梗茯苓各一两。上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一钱半,白汤下。

  黄连清化丸

  黄连(一两)  吴茱萸(一钱)  桃仁(二十四枚)  陈皮(五钱)  半夏(一两半)

  上为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百丸,姜汤下。

  参茱丸

  治湿而带气者,湿热甚者,用之为向导,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痢。

  六一散(一料)  吴茱萸(一两,制)

  上为末,饭丸。

  丹溪又云:噫气吞酸,此系食郁有热,火气冲上。黄芩为君,南星半夏陈皮为佐,热加青黛

  解表之剂

  丹溪治一人,因外感凉气与宿食相抟,心下酸戚,呕清水,后有红

  青皮  枳壳  紫苏  木通  甘草(各三钱)  黄芩  桔梗(各一钱半)  人参(二钱)  麻黄(五分)

  加姜,水煎服。

  宽中攻下之剂

  透膈汤

  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噎塞不通,噫气吞酸,胁肋刺胀,呕逆痰涎,饮食不下。

  木香  砂仁  槟榔  枳壳  厚朴  白豆仁  半夏  青皮  陈皮  甘草  大黄  朴硝

  各等分,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盏,热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