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慢惊


  慢惊属阴,为寒为虚,多发于大病之后,或先后吐泻,不善调理,或克伐过度,损伤脾胃。夫脾属土,主四肢。虚则四肢冷,手指微动。或口角动,面色青,二便利,是其候也。与急惊大不相同,盖急惊乃初病之症。元气未虚,邪气正盛,故抽搐大作,症虽急,乃有余之症,治可攻击,使二便通利,痰降热散而愈也。慢惊乃病后虚弱,无气以言,无气以动,无力抽搐,元气大虚故也。有似于风,俗云慢脾风症,虽缓实恶候也。治惟温补,使胃气渐回,大便结实,其风自定。切切不可攻击,症虽有痰,只以六君子汤天麻炮姜,或乌四君子汤。所重只在保护脾胃上着功夫,余不暇及。

  孙季子朋来曰:慢惊须要审问前症根由,按轻重而施治之。不可概称慢候,而遽投大温大热之剂。又不可不识缓急,泛泛然夹杂他药,失时误事。如从吐泻后者,即以理中汤治中汤,甚者加大附子。若水泻,轻者,五苓散益黄散术附汤之类。如从急惊渐渐转致于慢者,全蝎观音散。风邪而得者,桂枝汤。若面青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摇头吐舌,俗曰慢脾风。此土极似木之候,逐风则无风可逐,疗惊则无惊可疗。乃脾间虚痰虚热往来作祟。眼合者系脾虚之极,不能展开,神志昏迷。治之早者,十全二三,大要只在助胃回阳。若眼半合半开,手足不冷,此虽属慢惊,而阳气尚未全脱,不必用硫黄附子辈,只与截风调胃,可冷可热,和调阴阳太乙保生丹聚宝丹蝉蝎散,皆可选用。所重只在保脾,故所治无失。

  理中汤

  吐泻后脾胃虚弱,四肢渐冷,或面有浮气,四肢虚肿,眼合不开。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炮姜

  水煎服。甚者,加大附子

  治中汤

  即前方减炮姜,加陈皮

  太乙保生丹

  治慢惊尚有阳症。

  防风  全蝎  白附子(生)  僵蚕(炒)  胆星  蝉蜕  琥珀  辰砂(各一钱)  麝香(五分)

  上末,粟米糊为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一丸,薄荷汤下。

  蝉蝎散

  急未尽而慢将来。

  全蝎(去毒,七枚)  蝉蜕(廿一枚)  甘草(炙,二钱半)  大南星(炮,一枚)

  上末,每服五分,姜、枣,煎服。

  聚宝丹

  初传慢而未脱阳者。

  人参  茯神  琥珀  天麻  僵蚕(炒)  防风  南星(炮)  白附子(生)  全蝎(炒)  乌蛇肉(浸,焙。各一钱)  朱砂(五分)  麝香(一字)

  上末,丸,梧子大,每一丸,石菖蒲汤下。

  神宝既济丹

  分阴阳,平冷热,定吐泻,豁痰涎。

  硫黄  火硝  五灵脂  青皮  陈皮  半夏曲

  上将硫黄、火硝用瓷罐熔化,搅匀,冷定取下,同诸药各等分,为末,粟米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五丸,米饮下。

  惺惺散

  吐泻后,脾弱内虚

  人参  茯苓  木香  天麻  扁豆(炒)  全蝎(炙)  陈米(炒)

  各等分,每服三钱,姜枣煎服。

  大醒脾散

  治吐泻脾困不食

  南星  茯苓  橘红  全蝎(炙)  粉草  莲肉  白附子  人参  木香  陈米(炒)

  上每服三钱,姜、枣,煎服。

  醒脾散

  吐泻脾困,不思乳食。

  人参  全蝎  天麻  茯苓  木香  菖蒲  莲肉  白术  甘草(炙)  白附子

  上每服二三钱,姜、枣,煎服。

  术附汤

  风湿相抟,身体烦痛,不能转侧,不呕不渴,大便实,小便利,虚风目眩重,暖四肢,补中,助阳气,止自汗

  白术(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附子(炮,去皮、脐,一两半)  上每服三钱,水、姜、枣,煎服。

  乌沉汤

  驱风助胃治慢惊。

  天麻  人参  川芎  全蝎(炙)  南星(炮)  木香  沉香(各一钱)  甘草(炙)

  上每服一钱,水、姜,煎服。

  星香全蝎散

  治慢惊风昏迷痰搐。

  南星  木香  人参  橘红(各一钱)  全蝎(炙)  甘草(炙。各五分)

  有热,加防风。每二钱,紫苏、姜、枣,煎服。

  定命饮

  慢惊吐泻,困沉,欲传慢脾,通用。

  半夏  茯苓  木香  生姜(末)  天麻(各三钱)  白术  甘草(炙。各一钱)

  上末,姜枣汤调下五分。

  温白丸

  驱风豁痰。

  人参  防风  白附子  僵蚕  全蝎(炙。各一钱)  南星(炮)  天麻(各二钱)

  为末,面糊为丸,梧子大,每姜汤送下一丸。

  钩藤散

  吐利,脾胃气虚,生慢风。

  钩藤钩(七钱)  蝉蜕  天麻  防风  尾  人参(各五钱)  麻黄(去节)  姜蚕(炒)  甘草  川芎(各二钱半)  麝香(少许)

  上水煎,寒多,加白附子五分。可与后蝉蜕钩藤饮兼看对症用。

  蝉蜕钩藤饮

  肚痛惊啼

  钩藤  天麻  茯苓  川芎  芍药(各二钱)  甘草  蝉蜕(各一钱)

  上加灯心,水煎服。

  礞石

  又名夺命散。大能利痰,不问阴阳慢脾风涎潮壅盛,塞于咽间,其响如潮,百药不能过其咽,命在须臾。但先用此药,入喉,痰即坠下。功有万全,起危笃之疾,布斡旋之功。

  青礞石(火硝煅过者)

  上为极细末,若急惊风痰上壅,身热如火,用薄荷自然汁入调,微温服之,良久,其药裹痰坠下,痰涎与药杂和稠粘而坠下也。次服退风、祛热、截惊等药。

  又方

  以稀糊丸,绿豆大,每服二丸,急风薄荷荆芥汤下;慢脾风木香汤磨下。

  慢惊慢脾虚风,亦痰涎潮上,塞住咽喉,药石俱不能下。用此以青州白丸子,再研为末,稀糊为丸,入熟汤调下。其涎即坠入腹,次服治慢惊药,其痰立下,不动脏腑,不伤真气,惟见其药裹痰而下,始知此剂之神。

  乌四君子汤

  上即四君子汤川乌全蝎,为末,每服五七分,姜、枣调下。再服去川乌

  星苏散

  慢脾风口噤不语,痰热及治诸惊风口噤

  大南星(一枚,炮)

  为末,每服三字,姜四片,紫苏五叶,同煎,入雄猪胆汁少许,温和服。

  凡不语者,大小便须要调导。慢脾风不语,只用南星,以人参石菖蒲为佐。

  异功散

  温中和气,吐泻,不思饮食。即治中汤木香、姜、枣,煎服。

  阴痫

  祛风豁痰,回阳正胃。

  白附子(生)  黑附子(生)  南星(生)  半夏(生)

  各等分锉散,井水浸七日,逐日换水浸,去水干,入全蝎末二钱,同研为末,每服三分,生姜汤下。

  至圣保命丹

  惊风内钓,肚腹坚硬,夜多啼哭,眼目上视手足抽掣,不省人事。

  全蝎(去毒,十四枚)  防风  胆星  蝉蜕  僵蚕(炒)  天麻(各二钱)  白附子(炒)  辰砂(各一钱)  麝香(五分)

  上末,糯米饮丸,芡实大,金箔十片为衣,每一丸,钩藤灯心汤下。有热,加牛黄冰片硼砂。一方有羌活二钱。此药常服,镇心化痰


上一篇:急惊风 下一篇:夜啼、客忤、躽啼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