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 黄芩 干姜 甘草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承上文可与小柴胡汤之意,而申言痞证之不可与也。此节分三段,上段言柴胡汤证具,虽下不为逆,复可与柴胡汤;中段言下之而成结胸,大陷胸汤;下段言痞证但满不痛,不可与柴胡,而宜半夏泻心汤。黄芩、黄连泻心下之痞热,半夏、人参宜补中胃之气,甘草、干姜、大枣助脾土之气以资少阴心主之神,土气益而中膈舒,火热清而痞气愈矣。莫氏日:此心下满而鞕痛,小结胸证也,大陷胸汤亦可治小结胸证,于此见之。沈氏日:言痞证但满不痛,所以别小结胸之按之而痛,又离濡软气痞之意。
太阳少阳井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此节言太阳不能合少阳之枢转,而游行于内外,并又不能并三焦之真气,而出入于经脉,以结小结胸之义。太阳少阳并病,则太阳之病并于少阳,治宜从枢达表而反下之,则神机内郁,故成结胸。心下鞕者,正在心下,出入有乖也;下利不止者,下焦之气虚寒也;水浆不下者,上焦之气衰微也;其人心烦者,中焦之心脉不舒也;小结胸病正在心下,心合三焦故言此以结之。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自此以下凡十六节皆论痞证,其中有虚实寒热之分,三阳三阴之别。下十二节皆言心下痞,至十四、五、六节则言心中痞、胸中痞、肪下痞。所以结痞证、结胸、脏结之意,而复有至义焉。此节言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脉浮言表也。紧者,少阴之邪外与太阳相搏,故浮而紧也;病发少阴而复下之,则挟邪内陷,故紧反入里,则作痞;邪正之气并陷于内,不同太阳之结胸,故按之自濡。濡,软也,虚寒之象也。但气痞耳。不涉于有形也,于泻心汤中求之,首节但言气痞,以明心下痞鞕之属于气也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垫垫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