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论第十七
论曰。吐有三。气积寒也。皆从三焦论之。上焦在胃口。上通于天气。主纳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下通地气。主出而不纳。是故上焦吐者。皆从于气。气者天之阳也。
其脉浮而洪。其证食已暴吐。渴欲饮水。大便燥结。气上冲而胸发痛。其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皆从于积。
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弱。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法当以毒药去其积。槟榔木香行其气。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其脉沉而迟。其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当以毒药。通其闭塞。温其寒气。
治上焦气热上冲。食已暴吐。脉浮而洪。宜先和中。
桔梗汤。
桔梗(一两半)半夏曲(二两)陈皮(一两去白)枳实(一两麸炒)白茯苓(一两去皮)白术(一两半)浓朴(一两姜制炒香)上咀。每服一两。水一盏。煎至七分。取清温服。调木香散二钱。隔夜空腹食前服之。三服之后。气渐下。吐渐止。然后去木香散。加芍药二两。黄一两半。每料中扣算。加上件分两。根据前服之。病愈则已。如大便燥结。食不尽下。以大承气汤去硝微下之。少利为度。再服前药补之。如大便复结。又根据前再微下之。
治暴吐者。上焦气热所冲也。经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火。脉洪而浮者。
主之。
荆芥穗(一两)人参(五钱)甘草(二钱半)大黄(三钱)上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调槟榔散二钱。空心服。
槟榔(二钱)木香(一钱半)轻粉(少许)上为细末。用前药调服。如为丸亦可。用水浸蒸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服。
青镇丸
主之。
柴胡(二两去苗)黄芩(七钱半)甘草(半两)半夏(汤洗半两)青黛(二钱半)人参(半两)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服。
治胃中虚损。及痰而吐者。
半夏曲(半两)白术(一钱)槟榔(二钱半)木香(一钱)甘草(一钱)茯苓(二钱)上六味。同为细末。每服二钱。煎生姜汤调下。食前。
吐而食不下。脉弦者。肝盛于脾。而吐乃由脾胃之虚。宜治风安脾之药。
半夏(汤洗一两)槟榔(二钱)雄黄(一钱半)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小儿另丸。生姜汤下。从少至多。渐次服之。以吐止为度。羁绊于脾。故饮食自下。
半夏曲(三钱)乌梅(二钱去核)代赭石(三钱)杏仁(一钱去皮尖)丁香(二钱)缩砂仁(三钱)沉香(一钱)槟榔(二钱)木香(一钱)陈皮(五钱)白豆蔻(半钱)白术(一钱)巴豆霜(半钱另研)上为细末。入巴豆霜令匀。醋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生姜汤下吐愈则止。小儿另丸。治小儿食积吐食。亦大妙。
一法。治翻胃吐食。用橘皮一个。浸少时去白。裹生姜一块。面裹纸封。烧令熟去面。外生姜为三番。并橘皮煎汤。下紫沉丸一百丸。一日二服。得大便通至不吐则止。此主治寒。积气皆可。
治呕吐腹中痛者。是有积也。胃强而干呕。有声无物。脾强而吐食。持实击强。是以腹中痛。当以木香白术散和之。
木香(一钱)白术(半两)半夏曲(一两)槟榔(二钱)茯苓(半两)甘草(四钱)上为细末。浓煎芍药生姜汤。调下一二钱。有积而痛。手按之愈痛。无积者。按之不痛。
附子丸。
附子炮(五钱)巴豆霜(一钱)砒(半钱研细)上同研极细。熔黄蜡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丸。冷水送下。利则为度。后更服紫沉丸。常服不令再闭。
浓朴丸
主反胃吐逆。饮食噎塞。气上冲心。腹中诸疾。加法在后。乌头减半更妙。
浓朴(二两半)黄连(二两半)紫菀(去苗土)吴茱萸(汤洗七次)菖蒲柴胡(去苗)桔梗皂角(去皮弦子炙)茯苓(去皮)官桂(刮)干姜(炮各二两)人参(二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二两半)蜀椒(二两去目闭口者微炒出汗)上为细末。入巴豆霜一两和匀。炼蜜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渐次加。至以利为度。生姜汤下食后临卧服。此药治疗。与局方温白丸同。及治处暑以后秋冬间。脏腑下利大效。春夏再加黄连二两。秋冬再加浓朴二两。
治风痫病。不能愈者。从浓朴丸。根据春秋加添外。又于每料中。加人参菖蒲茯苓各一两半。
上根据前法和剂服饵。治反胃。又大便不通者。是肠胜胃也。服局方中
半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