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舌部


  舌胀满口


凡中木瓜毒,其舌亦肿胀满口,方见解救诸毒门。

此症由心经火盛,以致卒然舌大肿硬,咽喉闭塞,实时气绝,名曰舌,至危之症。

皂矾不拘多少,放新瓦上火红色,摊冷研细,以瓷调羹撬开牙关,或用盐梅搽之,或用半夏擦之自开,将药搽舌上,立效如神。再用锅底烟三钱(以烧草者为佳,烧煤炭者忌用),冲送服。若舌肿而喉内有痰者,即是喉风,须查咽喉各方治之。

又方∶调锅底烟子,敷舌上下,最效,多敷更妙。

又方∶雄鸡冠血搽舌上,咽下即愈。

又方∶蒲黄研末掺之,如因寒而得者,须斟酌调治为要。

又方∶蓖麻子四十粒,纸上取油,将油纸烧烟熏舌,即消。若舌上出血,熏鼻中自止。

若已误刺,百草霜涂之。

  舌忽肿退场门外或长数寸


此亦心火热极所致。用雄鸡冠血一小盏,以舌浸之即缩。或照舌肿各方治之。

又方∶真川连三四钱,煎浓汁,以舌浸之,亦收。

又方∶井水一桶,令人提起,一人引病患前来,不可帮助,将近身即劈面泼去,其舌自收。此方暑天始宜。收后仍以川连二三钱煎水服之。

  伤寒热病后舌出寸余不收


顶上梅花冰片,研细,掺舌上,应手而缩,须用五钱方效。

  舌退场门角时时摇动


此名翠舌风。用翠鸟舌(舌须取出阴干备用)在两额上点戳几下,即愈。

  舌忽缩入


银针刺破舌尖,出尽恶血,以烛油搽之,即愈。

  舌上出血


舌忽出血如涌泉,或紫或黑,由心火上炎,以致血热妄行。用六味地黄汤(见内外备用诸方内)加槐花三钱,煎服,立愈。或照以上舌肿诸方治之,以锅底烟子敷之更妙。

又方∶茅草根、生车前子乱发各为末,吹、搽立止。此林屋山人经验方也。

又方∶槐花炒研掺之。或用头发烧灰,调敷之。

  舌头溃烂


舌烂痛极,饮食难进。宜用吴茱萸三四钱研末,好调敷两脚心,用布捆好,对时一换,其效如神。或兼用人中白散(见齿部)治之,更妙。

  舌上生菌


此恶症也。初起如豆,渐大如菌,疼痛,红烂无皮,朝轻暮重,由心脾热毒所致。用砂、人中白各五分,瓦上青苔瓦松、溏鸡粪各一钱,用倾银罐子二个,将药装入封固,外用盐泥封好,以炭火红,待三炷香为度,俟冷,开罐取出,入顶上梅花冰片麝香各一分,共研细末,临用时,先以瓷针破血菌,用药少许点之,再用蒲黄末盖之,内服二陈汤(见内外备用诸方)加黄连黄芩薄荷,煎服即愈。或用上方地龙吴茱萸涂足之法,更妙。

落血出,用百草霜敷,或蒲黄末敷,俱效。再用六味地黄汤槐花三钱,煎服,并治重舌,甚效。

  舌硬生衣


牛黄朱砂各一分,玄精石二两,共研细末,将舌尖刺出紫血,用此药搽之,即愈。

此林屋山人经验方也。

  舌下重生小舌


参看小儿杂治门重舌各方。照上舌菌第二方治之。

又方∶黄连山栀荆芥黄芩连翘木通薄荷牛蒡各一钱,甘草五分,灯心一小团,水煎服,小儿减半服。

  舌下细粒如豆


肺痈也。查痈毒门肺痈方,详细辨别治之。

  舌下生数尖或遍口生疮如莲花又如粟米


患此症者,饮食减少,气喘生痰,手足俱冷,用针刺破两边尖者,中间断不可刺,切记切记。

  舌下肿痛


此亦重舌之类。用蒲黄五钱,煎取汁去渣,含口中数次,极效。

  舌下痰包


用无杂色的白马粪,放新瓦上焙干研末,加顶上梅花冰片为末敷上,立愈。或照上舌病各方治方。

  小舌落下


用盐橄榄连核烧灰存性,研末吹之,即上。或用吊扬尘灰点之。或用食盐炒热点之,均效。总宜先用筷子将大舌根压住,然后吹点,方能上也。

  小舌生红泡子与咽喉症不同


蛇床子二两,罐内烧烟吸入喉中,自消。

  补断舌法


凡人偶含刀在口割断舌头,已垂落而未断,用鸡蛋内白软皮套住舌头,另以天花粉三两,赤芍二两,姜黄白芷各一两,为末调涂舌根。以白蜜白蜡,稀稠得宜,敷在鸡蛋皮上,日敷数次。三日舌自接住,去鸡蛋皮,再用蜜蜡勤敷,七日全愈。

又方∶如跌打穿断舌心,血出不止,以翎蘸米醋频刷断处,其血自止。或用瘦猪肉片贴之,更妙。仍用蒲黄杏仁硼砂少许,为末,成膏噙化而安。

又方∶活一个,炙干为末敷上,即能生肌,药宜预制,以备急用。

又方∶活(烧灰)、乳香没药各二钱,涂之即生肉。如咬去唇舌,用川乌草乌为末


上一篇:唇部 下一篇:齿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