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腹痛


腹中痛,其寒热食积、气血、虫,辨法亦与心痛相符。惟有肝木乘脾、搅肠痧、腹内痈,兹三症有不同耳。经云∶诸痛皆属于肝,肝木乘脾,则腹痛,仲景以芍药甘草汤主之甘草味甘,甘者,己也,芍药味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则肝木平,而腹痛止矣。伤寒症中,有由少阳传入太阴腹痛者,柴胡汤芍药。有因误下传入太阴腹痛者,桂枝汤芍药,即同此意。寻常腹痛,全在寒热食积,分别详明为主。凡腹痛乍作乍止,脉洪有力,热也,以芍药甘草汤黄连清之。若嗳腐吞酸,饱闷膨胀,腹中有一条扛起者,是食积也,保和丸消之。消之而痛不止,便闭不行,腹痛拒按者,三黄枳术丸下之。设或下后仍痛以手按其腹,若更痛者,积未尽也,仍用平药再消之。若按之痛止者,积已去而中气虚也五味异功散补之。若消导攻下之后,渐变寒中,遂至恶冷喜热,须易温中之剂。此火痛兼食之治法也。若腹痛绵绵不减,脉迟无力者,寒也,香砂理中汤温之。若兼饱闷胀痛,是有食积,不便骤补,香砂二陈汤,加姜、、楂、芽、浓朴,温而消之。消之而痛不止,大便反闭,名曰阴结,以木香丸热药下之,下后,仍以温剂和之。如寒痛兼食之治法也。若因浊气壅塞,走注疼痛,木香调气散散之。若因瘀血积聚,呆痛不移,泽兰汤行之。虫啮而痛,唇有斑点,饥时更甚,化虫丸消之。伤暑霍乱四味香薷饮解之,更有干霍乱症,欲吐不得吐欲泻不能泻,变在须臾,俗名搅肠痧是也,更有遍体紫黑者,名曰乌痧胀,急用烧盐,和阴阳水吐之。或用四陈汤服之,外用武侯平安散,点左右大眼角,其人即苏。其腹内痈一症当脐肿痛,转侧作水声,小便如淋,千金牡丹皮散化之。古方治腹痛症,多以寒者为虚,热者为实,未尽然也,盖寒证亦有实痛者,热证亦有虚痛者,如寒痛兼食,则为实矣,挟热久痢,则为虚矣,凡看症之法,寒热虚实,互相辨明,斯无误也。

  芍药甘草汤


腹痛如神。

白芍药炒,三钱) 甘草(炙,一钱五分

水煎服。

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脉缓为湿,加苍术生姜;脉涩伤血当归;脉弦伤气,加芍药

保和丸 (见心痛

食积清湿热,腹中有一条扛起者,是食积也。舌干口燥,是湿热也,本方主之,有热,加黄连

  三黄枳术丸


消热食,除积滞,腹痛拒按,便闭溺赤,名曰阳结,宜用本方。若冷食所伤,宜用木香丸。若冷热互伤,须酌其所食冷热之多寡而并用之。此东垣法也。

黄芩(一两) 黄连(五钱) 大黄(七钱五分) 神曲 白术 枳实 陈皮(各五钱

荷叶一枚,煎水迭为丸,量虚实用。

五味异功散 (见虚寒。

香砂理中汤 (见中寒

治客寒犯胃,其症手足厥冷,口鼻气冷,其痛绵绵不止,喜热畏寒,脉沉细,不比热痛乍止乍作,喜冷畏热,唇焦舌燥,口渴脉洪也。寒热之别,相隔千里

香砂二陈汤 (见类中,即二陈汤木香砂仁

  木香丸


寒积冷食,腹痛拒按,或大便闭结,谓之冷闭,名曰阴结,本方攻之。

木香 丁香(各一钱五分) 干姜(三钱) 麦芽(炒,五钱) 陈皮(三钱) 巴豆(去壳炒黑,三十粒

神曲煮糊为丸。每服十丸,或二十丸,开水下,痛甚者倍之。所食之物,应随利出,如利不止,以冷粥饮之,即止。

木香调气散 (见类中

泽兰汤 (见吐血

化虫丸 (见心痛

四味香薷饮 (见伤暑

  诸葛武侯平安散


共研极细末,用小瓷罐收贮。每用清水,以骨簪点二、三厘在大眼角内,如点眼药法

点后,忌热、饮食半日,即愈。

  四陈汤


陈皮(去白) 陈香橼(去穣) 陈枳壳(去穣面炒) 陈茶叶

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开水点服。

  千金牡丹皮散


治腹内痈

牡丹皮(三钱) 苡仁(五钱) 桃仁(十粒) 栝仁(去壳去油净,二钱)

水煎服。


上一篇:胃脘痛 下一篇:小腹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