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温病学专家,擅长治疗外感发热疾病及内、妇科疑难杂病。 现将刘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及哮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哮病发作期治同外感咳嗽
    哮病的发生虽有痰饮伏肺之夙根,但其发作每因于外感,所以其发作期的治疗与外感咳嗽亦相同。刘教授每于临床用治咳八味汤加减化裁,疗效亦颇佳。   典型病例:郝某,女,50岁。主因咳喘10年,加重半年,于2011年5月18日就诊。患者10年开始出现咳喘,不定时发作,重时喘急不能平卧,到某医院就诊,西医诊为“支气管哮喘”,具体治疗不详,治疗效果不明显。   刻下症:干咳无痰,阵阵喘息气粗,咽干而痒,鼻塞,流清涕,舌淡暗,苔白略厚,脉沉滑缓。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中医诊断:哮病,辨证为风燥犯肺。   治法:疏风润燥宣肺平喘。方用治咳八味汤加减。   处方如下:生麻黄6g,杏仁10,g,黄芩10g,地龙15g,桑白皮15g,葶苈子15g,款冬花15g,炙紫菀15g,细辛3g,僵蚕10g,蝉蜕6g,北沙参15g,党参30g,生黄芪20g,生白术30g,防风10g,银柴胡10g,生甘草10g,乌梅6g。7剂水煎服,1剂/d,分3次口服,饭后1h服。   
2011年5月25日二诊。患者自述咳嗽减轻,吐白痰,喘息未再发作,咽干痒,面部红疹瘙痒,舌、脉同前。原方加炙百部15g、柴胡10g、前胡10g、炙杷叶10g、白蒺藜20g。再服10剂,煎服法同前。2011年10月6日三诊。患者自述5月份就诊后病情稳定,未再发作,本次因公出差由内蒙来京,顺便就诊,以求巩固疗效。于2011年5月18日方中加党参20g、麦冬10g、五味子6g。10剂,煎服法同前。2014年9月22日四诊。患者述自2011年5月来诊后3年多未再发病,一切良好。   
按:本例患者久患哮病,就诊时正当春季,温暖多风,病情发作。刘教授据其咽干痒、咳嗽无痰而辨证为“风燥犯肺”,以治咳八味汤为主方加散风止痒之品。二诊病情虽减,但已有白痰,故加重宣肺之力。因其面部红疹瘙痒,故加白蒺藜以散风止痒。三诊病已愈,为防复发,以原方巩固其疗效,加生脉散益气阴,以固其本。
专家介绍   刘景源    教授、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擅治: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自汗盗汗头痛、失眠、抑郁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胃病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眩晕、脑血管病、中风、内分泌失调、甲亢、肝病胆囊炎胆石症、肾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糖尿病、关节炎,男性遗精阳痿、前列腺炎、不育等,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功血、更年期综合征带下病、乳腺病、不孕,痤疮,小儿厌食等。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