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男,汉族,1940年生,安徽六安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中医。他幼年习医,熟读经典,拜名师,勤临证,从医六十余载,学验俱丰,在内、妇、儿科疾病诊治中驾轻就熟,尤擅长脾胃病的治疗。学术主张“顾脾为先,辨证为要,调和致中”,从脾胃中焦辨治杂病,疗效显著。     组成:柴胡8克,枳壳10克,炒白芍12克,陈皮10克,川楝子6克,延胡索10克,酒黄芩12克,炒黄连6克,吴茱萸3克,砂仁6克,茯苓15克,姜半夏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肝理脾,降逆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证属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见胃脘胀痛、口干口苦嗳气、反酸、脉弦滑、舌淡红、苔黄白腻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和二煎药液相混,早晚分两次服。亦可共碾为末,炼为丸,重10克,日服2丸。     方解:十三味和中丸四逆散左金丸金铃子散二陈汤加减而成。方中柴胡入肝胆经,可疏肝解郁枳壳辛散苦降,长于行气开胸、宽中除胀,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又可升清降浊;白芍敛阴柔肝,养肝体助肝阴肝郁日久易化火,致肝胃郁热,黄连黄芩可清肝火泻肝热,使郁热消而中焦和;吴茱萸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并可引诸药入肝经川楝子可疏泄肝气以止痛;延胡索能活血通络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以上诸药相合,可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加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陈皮半夏健脾利湿、温中行气茯苓砂仁,以绝气郁日久而使津液运行不畅所致的“痰湿”。     加减:若兼有呃逆胃气上逆者可加入旋复花代赭石丁香等;兼有反酸重者可加入乌贼骨、煅瓦楞子浙贝母等;兼有纳呆、乏力等脾气不足者可加入黄芪党参白术等;兼有口干喜饮,饥而少食,胃阴不足者可加入石斛玉竹麦冬百合等;兼有体倦,大便黏滞不爽,湿热阻滞者可加入薏仁米藿香佩兰白蔻仁等;气滞血瘀,胃脘疼痛较重者可加入五灵脂香附丹参乌药等。 (马骏名老中医工作室 永帅 整理)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