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居于中央,一年四季,运化 不息,以精微之物,润泽四旁。故其为全身升降之, 气血生化之源。自东垣以降,历代医家莫不重视。脾 胃为后天之本,健则元气充沛而正气旺,伤则气血 乏源而脏腑秧 [3] 。故临证之时,小心顾护脾胃,免戕 生化之源。据其脾恶湿喜升,胃恶燥喜降之性,用药 则顺其自然。周师治理脾胃之特点,体现在于未病先 防,寒热不拘,补泻兼用,顺应四时,远离药,辨识 体质。周师认为,仲景有言“见肝治病,知肝传脾,当 先实脾”,“先安未受邪之地”,虽为举肝之例,然先 安未受邪之地莫不以脾胃为先也。
故在临证时,尤其 有纳呆等证时,多加以白术健脾砂仁和胃。如治 疗不孕之病证,在辨证的基础上,无论补肝肾,调冲 任,或化痰湿、疏肝气等用药之时,均加白术陈皮 等健养脾胃,使之气血充足为受孕创造基础条件。

及 之受孕,多用黄芩白术砂仁以和脾胃而安胎。又 如治疗闭经,经少之证,也多参以党参白术茯苓健脾养胃之品,以补养气血,使之经血有源。对于 小儿,多加以鸡内金、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等以 消食化积之品,以防积滞脾胃。然周师用药并非以补 以温为主,总以临证时,据证权变。

若属热证,方中 多加蒲公英郁金等以清之而胃自和。若属寒者,多 用良姜香附之属以温通。寒热错杂者,最喜黄连干姜半夏等以辛开苦降。气滞者喜用苏梗佛手等 疏之。虚实夹杂者,枳实白术通补兼施。

气逆者重 用半夏以降浊,燥者以沙参石斛麦冬润之,有痰 者以茯苓陈皮瓜蒌以化之,有浊者以菖蒲佩兰 以芳化之。周师用药,尽量不用或少用大寒、大热、 泻、峻补之品。

即是须用黄连大黄一般3-5g,最 多5-8g,且中病即止。乌头附子之属,量少久煎。泻 之不者,以防伤正;补之用缓者,避之碍胃。一年 四季,据时用药,春季多风,肝阳易动,乘之侮脾, 进犯于胃,故方中多据证加以防风羌活祛风升清; 佛手白芍柔肝养阴,不治脾胃而脾胃自健。夏季暑 热,汗津外邪,胃阴不足,则方中加木瓜乌梅等化 湿生津。秋则肃杀,燥气当令,用药则避之伤阴,方 中也多以沙参麦冬等以润养。冬则寒邪当令,阳气 潜藏,胃阳多亏,方中常以干姜砂仁之属以温养。长 夏四季,脾湿主之,故以薏苡仁茯苓健脾利湿。    另外,体质属阳虚者,注重温养,药避寒凉,质属阴虚 者,益于清滋,害于温燥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