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
泄泻属慢性腹泻范畴 中医病例举隅
21-08-09
浏览 353
泄泻属现代医学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腹泻范畴,是临床常见病,以便次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症。中医学认为泄泻的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以及禀赋不足,病机为脾虚湿盛,临床治疗泄泻多从脾虚论治,并在亲身临床及科研实践中给予验证。 审病求因,详析病机 中医学认为泄泻病位在肠,病机可宗脾虚,其认为脾气宜升则健,喜燥而恶湿,主运化水湿,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亏虚则清不升,湿不化,气血生化乏源,故脾虚乃泄泻发病根源。泄泻的病因虽相当复杂,但谨守“脾虚”之病机要领,其辩证论治则不难。外感六淫之邪,寒、热邪气侵袭肺卫,肺与大肠相表里,伤及于肺,损及脾胃肠道,暑湿夹杂,阻于肠间,亦直接侵犯脾胃,脾胃升清降浊失司,而发为泄泻之病。饮食不节(不洁)或恣食肥甘,损伤脾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气不化,合污下降,而作泻痢。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脾,肝失疏泄碍胃,脾胃升降失司,清不升浊不降,水谷停滞不化,郁于肠腑,化为湿浊而为泄泻。患者恰如久病之后,脾胃虚弱,运化不得,水湿内生,发生泄泻。 以上诸因均可致脾虚或加重,脾胃功能受限,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虚不能化湿,湿浊阻于肠间,而损肠道,肠道传导功能失常,而发为泄泻。 重视辨证,标本兼治 临床实践中,依患者症状及舌脉表现,参照《中医内科学》,四诊合参,将泄泻辩为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脾肾亏虚证,论治泄泻以健脾益气为纲,兼治各脏,肝脾肾同调,以固本益肠汤加减,并配合食物日志指导饮食调整,治疗脾虚型泄泻效果好,提高机体及胃肠道免疫功能,减少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方以参苓白术散、痛泻药方、四神丸等方加减而成,诸药共奏益气、健脾、温肾、理气、疏肝之功效药以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厚朴,茯苓,山药,肉桂,补骨脂,山茱萸,干姜,枸杞子,黄连,芍药,柴胡,甘草,大枣等。 病例举隅 李某,男,45岁,慢性泄泻10余年,便质稀溏,便前腹痛、便后痛缓,晨起明显,每日必泻2~3次,遇冷感寒或情志不畅时发作或加重,结肠镜检未见明显异常,素喜热饮,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肝郁脾虚、肾阳不足证,给予疏肝健脾温肾治之。方药为:党参15克,茯苓15克,陈皮6克,山药15克,炒白术10克,白芍20克,炮姜10克,补骨脂30克,甘草10克,防风10克,肉桂10克。服用14剂,每剂水煎300毫升,100 毫升/次,3次/天,餐前温服。二诊:四肢不温症状好转,舌淡苔薄白,脉微弦。对上方微调,补骨脂改为20克,余药不变。服用14剂。三诊:稀便、便前腹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无四肢不温症状,上述方中的补骨脂调为15克,白芍改为10克,余不变。上方继服4周,泄泻好转。 本患慢性泄泻10余载,病久脾虚,遇冷或情志不舒时发作或加重,为肝郁犯脾,肾阳不足所致,而其脾虚为本证之本。诸药以健脾为主,兼顾温肾、疏肝,临证调整用药。本方中党参、炒白术、山药、甘草、茯苓健脾益气治其本,陈皮、防风、白芍、白术抑肝扶脾,肉桂、补骨脂、炮姜温肾助阳,温脾止泻。全方肝脾肾同调,共凑止泻、缓解腹痛之功。 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各脏腑相互关联,泄泻病因多变,病程长,虽泄泻病位在肠,而本在脾,又与肝、肾、胃、肠诸脏密切相关,论治泄泻,强调审伤食、情志、外邪等因,详辩病机,标本兼顾,以治病求本。笔者对泄泻认识程度、广度可取,而深度不足,故从脾虚角度论治泄泻加以浅析并总结以自勉,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