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梗阻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但幼儿无法清楚自述症状,往往贻误病情。临床常用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如病情得不到改善,大多采用手术疗法,否则易出现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刘东汉教授运用“健脾理气和胃法”救治了西医保守治疗无效的小儿肠梗阻,疗效显著,避免了手术之苦。现简介如下。

病案

彭某,男性,8个月,2013年6月27日初诊。

主诉:发热腹胀呕吐2天。患者以“肠梗阻”收入某医院小儿外科。患儿入院前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呕吐腹胀,哭闹不安,于当地医院拍腹部立位片示:“肠梗阻”(见图1),为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兰州某医院,患儿病程中无咳嗽咳痰,无呕血黑便,无肉眼血尿,纳呆,睡眠欠佳。

入院后行各项检查。门诊腹部立位片示:“肠梗阻”;血常规示: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57.2%,淋巴细胞30.9%。

专科检查:患儿腹部膨隆,未见肠型,未扪及包块;右下腹有压痛及拒按,反跳痛及肌卫可疑,肠鸣音减弱。

西医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灌肠、胃肠减压、抗炎、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1天,患儿腹胀稍微缓解,但右下腹仍疼痛、拒按肠鸣音减弱,灌肠后仅见少许黑色粪块,质硬。病情加重,急请中医会诊。

刻诊:患儿面容憔悴,神差,哭闹不安;专科检查同前,舌苔白腻,食指指纹色紫滞。

辨证:湿阻肠腑,腹气不通。

治则健脾化湿宽肠下气

处方:黄芪10克,藿香1克,白蔻仁1克,厚朴1克。

1剂,去油猪蹄汤煎药。1剂吃2天。

6月29日二诊:服1剂药后,见大便已通,里面掺杂了积聚的宿便(之前灌肠未见),神色见好转,食欲增,舌苔白,偶见腹痛,腹胀

辨证:脾胃虚弱,湿阻气机

治则益气健脾化湿和胃

处方:焦麦芽10克,焦山楂6克,陈皮3克,厚朴3克,藿香2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炙甘草6克,生姜2片。

1剂,水煎,少量频服。

7月1日三诊:服用后患儿情况良好。当日复查腹平片:“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见肠管轻度扩张,余未见异常。”(见图2),已撤掉胃管,开始半流质饮食。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得以缓解,阳性化验结果全部正常,于7月2日出院。

分析

肠梗阻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因小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不会或不能正确表达疾病的发病过程,为临床诊断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案的辨证关键点在于舌象,舌苔白腻而厚为湿邪阻滞之征,结合主症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故辨证为湿阻肠腑,腹气不通,胃气不和,病理特征为实。

但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处方用药以黄芪为君药益气健脾,与砂仁厚朴藿香豆蔻化湿和胃理气通腹之品配伍,寓通于补,升清降浊,则腹气自通。以去油猪蹄汤煎药意在益阴柔筋,是兼顾酷暑炎热时节,有脱水耗津之因和稚阴之体。

二诊则在一诊基础上,增强健脾消食,以善其后。

刘东汉在治疗小儿疾病时,用药尤为慎重、精炼。他强调:“用药一定要轻、平、柔,切不可过重、过寒、过热。”幼儿好比初春之嫩芽,生命力虽旺盛,但过于柔嫩,需要保养,不能承受霸道的外力。本证辨证虽是以实证为主,但用药平和,顺应脾胃升降之机,脾胃健则湿浊自化,腹气自通,这也就是本案成功治疗的关键。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