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简介

    强,林市中医医院内二科副主任,中医学硕士,主治医生,广西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常委。擅长运用消化内镜诊治各种消化道疾病,及运用中医药诊治胃肠肝胆疾病

    胃炎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归属于中医“胃痛、胃脘痛”的范畴。从中医角度来看,首先要辨明胃炎症状的虚实。所谓虚,就是人体本身的正气亏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谓实,就是由外来的致病因素造成,其本身的脏腑功能失调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者说人体本身的正气不亏而由外部邪气所致。强说:中医理论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看胃炎  先分类

    中医通过以下七个方面来概括胃病发病病因和机理。

    实证

    一、寒邪犯胃。大致来说,风、寒、暑、湿、燥、火是在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六气,当它们不引起人体发病时不是六邪,只有当其过盛并引起人体发病时,才被称为六邪。寒邪的这种寒已经超过了人体的耐受程度,由寒邪所引起的胃痛,称之为寒邪犯胃(也称寒邪客胃)。

    二、湿热中阻。主要指由不健康饮食和所处湿气重等环境因素导致体内湿热偏盛,由于湿热影响到脾胃对气机的调节所引起的胃痛。

    三、饮食停滞。多由暴饮暴食所致,《黄帝内经》所说的“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就是这个道理

    四、肝气犯胃。是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表现的症候。多为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所造成的的胃痛。

    五、瘀血停胃。一般来说就是患胃病很久,反复用药不见好转,有瘀血存在,久痛入络所引起的胃痛。

    虚证

    六、胃阴亏损。脾胃功能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脾属阴土,胃属阳土,如果有阴阳偏衰的发生都可以导致胃痛。而因胃属于阳土,多气多血,容易出现阴虚证候,胃失于濡养可以导致胃痛。

    七、脾胃虚寒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寒症。多由脾气虚症发展而来所致胃痛。

    虚症的产生一般跟人的体质虚弱有关。

    两处方 治胃病

    病例一:蒋某,男,42岁,白领,应酬多,常饮。饮食上喜好五花肉,逐渐出现胃痛、腹胀口干口苦大便粘滞。经查舌红苔黄厚腻,胃镜检查后,确诊为湿热型胃炎,属实症湿热中阻证。以清中汤治之,一周后舌苔化掉,症状消失。

    治疗药方:山栀10克、川黄连6克、法半夏8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灸甘草6克、白豆蔻10克。用法与用量:4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

    病例二:某,70岁,长期胃痛,反复发作,有严重的癌症恐惧心理,每年定期来本院做胃镜检查。胃部隐痛,饿时不思食,口干咽燥,舌红无胎,经诊断属典型阴虚型胃痛,其表象有手足发热、脸红、虚汗、潮热。故用养胃阴的方法调理,半月后效果明显。

    治疗药方:沙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石斛15克、陈皮6克、生地黄30克。用法与用量:400毫升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胃喜润而怕燥

    强建议:要预防胃炎,首先要提倡胃镜的普查,当出现经常打嗝、反酸、烧心、上腹部疼痛、进食后早饱这些症状时,就应该尽早做胃镜检查。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避免情绪波动大,要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避免过度劳累,劳逸要结合。做到饥饱有度。

    最后还要提倡适度运动,饭后不要马上洗澡,适度运动以帮助消化。如有发病应尽早规范治疗。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