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二十六卷-咳嗽门


  有伤风嗽,有伤乳食嗽,有痰嗽,有火嗽,有虚嗽。风者,鼻塞或流清涕。乳食者,胸腹饱闷,发热,日轻夜重。痰者,一嗽便有痰,喉中常有痰声。火者,发热面赤,小水短涩。虚者,呼吸力微,大小便利,体倦而面色青白。

  三拗汤

  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

  麻黄  杏仁(不去皮、尖)  甘草  姜、葱白煎温服取汗。有热,加前胡。有痰,加半夏

  华盖散

  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闷,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目昏眩,痰气不利。

  麻黄(去节)  苏子(炒)  桑白皮炒)  杏仁  茯苓  陈皮(各五钱)  甘草(二钱)

  上每三五钱,水煎服。

  金佛草

  治伤风,头目昏痛,往来寒热,肢疼烦闷,痰涎不利,咳嗽喘涕,唾稠粘,壮热恶风

  金佛草  荆芥(各一两半)  前胡  麻黄(去节。各一两)  甘草(五钱)  赤芍药  半夏(各七钱)

  每三钱,姜、枣煎服。嗽甚,加杏仁五味子

  茯苓厚朴汤

  治伤乳食停痰,咳嗽,或吐白沫,气喘

  白茯苓  半夏(各一钱半)  厚朴(制,五分)  甘草(二分)

  姜三片,煎服。

  白饼子

  伤乳食,停痰咳嗽,气粗喘急,及冷痰腹痛

  滑石  轻粉  半夏  南星(各一钱)  巴豆(十四粒,去壳,水煮干)

  上研末,巴豆后入,糯米饭捣为丸,绿豆大,捏作饼子。三岁以上,三五饼,以下,一二饼,煎葱汤下。伤食麦芽汤下。

  新伤乳食咳嗽,用二陈汤萝卜子杏仁枳壳麦芽山楂厚朴之类服之。食消而嗽自止。

  泻白散

  化痰止嗽,下气进食,泻肺火

  桑白皮炒)  地骨皮(各一两)  甘草(二钱)

  每三钱,加粳米煎服。

  双

  胃火食积痰火,面赤气粗,喘嗽。(方见喘门。)

  清化丸

  火刑肺金咳嗽喘急。

  贝母  知母(各一两)  巴豆(二十粒)

  同炒,去巴豆,只用二母,为末。炼为丸,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汤下。

  久嗽脾肺之气不足,用前诸剂不效者,以六君子汤苡仁桑白皮五味子,服之即安。

  夏月咳嗽多汗喘咳,无力,生脉汤佳。

  雄黄丸

  治癖积痰嗽呕吐

  雄黄(五钱)  半夏  神曲  白面(各一两)  巴霜(四十九粒,另研)

  上末,滴水为丸,绿豆大,用米糠拌炒赤色,每服七丸,加至十丸。呕吐,姜汤下。痰嗽,齑菜汁下。

  咳久连声不已,口鼻出血者,茅根汤主之

  陈皮(去白)  半夏曲  茯苓  甘草  天门冬  片芩  栀仁  贝母  知母  石膏  生地  杏仁  桔梗  瓜蒌

  水煎,临服加茅根汁一小盏,同服。


上一篇:明治喘 下一篇:第二十六卷-吐泻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