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二十六卷-吐泻门


  小儿吐泻,不异大人,当于大人门择治,故不再论。兹采数方,以备不时之急,但审谛寒热,体认伤积,证明则百投百效矣。

  凡吐乳直出而不停留者,古谓之哯乳。但以炒麦芽三钱,橘红一钱,丁香三分,水煎,服之立止。

  凡霍乱吐不止者,用芦稷米炒黄煎汤,饮之立止。

  又方

  白扁豆嫩苗,煎汤饮之,立止。如无嫩苗时月,即用白扁豆,炒过,煎汤与之,亦安。

  二香散

  止吐,如神。

  真藿香(一钱二分)  丁香(一钱)  白滑石(五钱)

  上为末,每服五七分,米饮下。

  凡冷吐者,乳不消化,多吐而少出,面白眼慢,神昏,额上汗出。急宜温中理中汤参香散。若将传慢脾者,可用全蝎观音散。  参香散

  治寒吐胃虚,投诸剂不效者。

  人参  沉香  丁香  藿香  木香(各等分

  为末,每三五分,米饮调下。

  全蝎观音散

  治吐泻,截风定志,庶免传变慢惊。

  黄芪(炙)  人参(各二钱半)  木香  炙甘草  莲肉  扁豆(炒)  茯苓  白芷  全蝎  羌活  防风  天麻(各二钱)

  上每服三五钱,姜、枣煎服。

  六神汤

  脾胃虚,吐泻,不进饮食。

  黄芪  扁豆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藿香(各等分

  每三四钱,姜、枣煎服。

  藿香散

  治冷吐泻,脏腑不调,泻下青黄,黑白色,或如鸡子清,或腹疼微热

  橘红  藿香  枳壳  厚朴(制)  炙甘草

  上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治泻,枣汤下。

  凡热吐者,面赤气粗唇红,吐出之势射而远,乳已化黄色,小水短少。二陈汤加姜汁炒黄连黄芩枇杷叶

  《济生》竹茹汤

  治热吐口渴烦躁

  橘红  干葛  甘草  麦门冬  竹茹  生姜

  上水煎服。热甚者,加姜、连。

  益元散

  治热吐面赤气粗,小水短少。伤暑作吐尤佳。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为末,姜汁调,灯心汤下。吐甚者,井花水下。

  凡食伤而吐者,吐出之物有馊馂气,眼胞浮,面色黄,足冷肚热,日轻夜重。麦芽枳实青皮槟榔厚朴陈皮之类,消而降之。

  治泻之剂

  凡冷泻者,面色青白,小水清,肠鸣漉漉,腹中作疼,口不渴。益黄散理中汤。挟风邪者,藿香正气散。挟暑气者,六和汤

  胃苓汤

  治冷泻,小水不利。

  苍术  厚朴(姜汁炒)  陈皮  炙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桂皮

  姜三片,水煎服。

  凡热泻者,面赤唇红,小水短少,口干六一散灯心汤调下,立止。

  清六益元汤

  治热泻,小水短少,口干

  白术(炒)  滑石  炙甘草  黄连炒)  麦芽(炒)

  水煎服。

  四苓汤

  治热泻,小水短少,腹中作疼。

  白术(炒)  赤茯苓  泽泻  猪苓  白芍药炒)  苓  

  水煎服。

  凡食伤而泻者,腹中或疼或胀,嗳气如败卵。详其所伤,以对症之剂消而磨之。如伤乳食,以麦芽糯米食,以曲。肉,以山楂豆腐,以萝卜子。豆粉,以杏仁。诸果子,以麝香肉桂。伤鱼,以橄榄。每于理脾中倍加所以之药为君,则效也。凡诸内伤,初末下膈之时,只宜吐之。如瓜蒂散,或萝卜子,擂,滚水取汁,多饮之即吐。若食已下膈入胃,则不可吐。以香橘饼类消之。若腹中饱硬,日数已久,而痛在脐腹,则宜备急丸等下之。然后调补,泻始止也。若补之太早,恐食积不消,久而变为痢疾。或为脾泄,或为痞满,皆由执衡者失先后次第之宜,盲对证之剂之所致也。又投以上诸剂不止者,乃虫泻也,当从疳治。

  瓜蒂散

  治食伤胸膈胀疼,兀兀欲吐,烦闷不安。

  瓜蒂(三枚)  赤小豆(一钱)  为末,白汤调下五七分。少刻,用翎于喉中探之即吐。

  香橘饼

  食积泻冷泻,腹中胀疼。

  丁香  青皮  陈皮(各二钱半)  厚朴  神曲(炒)  麦芽(炒。各五钱)

  上为末,炼为饼,紫苏汤下,米饮亦可。

  消积丸

  吐泻,大便酸臭。

  丁香(九粒)  砂仁(十二粒)  巴豆(二粒)  乌梅肉(二枚)

  上为末,面糊为丸,绿豆大,温水送下一二丸。

  保安丸

  伤食泻

  香附子(炒)  砂仁(炒。各一两)  白姜(煨)  青皮(炒)  陈皮  京三棱  蓬术(俱煨)  炙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麦芽面糊为丸,绿豆大,每一二十丸,姜汤下。

  夏月作泻或伤暑吐泻,以六和汤治之。名六和者,以其能和六腑也。

  六和汤

  治吐泻霍乱

  砂仁  半夏  杏仁  人参  炙甘草(各一两)  赤茯苓  藿香  扁豆(炒)  木瓜(各二两)

  每三五钱,姜、枣煎服。

  香

  治吐泻。

  砂仁(二钱)  白豆仁(一钱)  莲肉  山药  木香  青皮(炒。各五钱)  陈皮  厚朴(制。各一两)  麦芽(炒)  神曲(炒。各二两)

  上为末,丸,鸡豆大,每服一丸。吐,用紫苏汤下;泻,荆芥汤下。

  保安四圣饼

  治吐泻惊疳。吐泻日久,恐传慢惊。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两)  炙甘草  南星(炮)  白附子(各五钱)  代赭石(煅,淬,一两)  蛇含石(煅,三钱)

  上为末,端阳日,粽捣为饼,计重一钱,每服一饼。吐,姜汤;泻,米饮;惊,薄荷;疳,米泔水下。

  豆蔻散

  腹痛肠胃虚冷,滑泄不禁。

  肉豆蔻

  一枚,剜一小孔,入乳香一块,湿面包裹,煨熟,为末,每服三五分,米饮下。

  睡惊太乙

  治泻后粪青。镇惊安神,止夜啼

  白术  茯苓  桔梗(炒,一两)  藿香(五钱)  川芎  白芷(各三钱)  扁豆(炒,五钱)  白芍药炒,五钱)

  上为末,炼为丸,樱桃大,辰砂麝香为衣,每服半丸,薄荷汤,或枣汤化下。夜啼灯心钩藤汤化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