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卷-癖门
癖者,血膜包水,癖于胁傍,时时作痛也。惟癖能发潮热,能生寒热,故疟家中脘多蓄黄水,日久而后成癖。此盖小儿脏腑不和,营卫不畅,津液不得流通,冷气抟之,则结聚而成癖矣。进食丸、消食丸,可选而用之。甚者,白饼子下之。治之不早,恐成疳积羸瘦,肚胀则难治也。
取癖丸
治腹胁痞结,气满不得宣通。
甘遂(微炒) 芫花(炒) 黑丑(半炒,半生,研末) 辣桂 蓬术 青皮 木香 桃仁(去皮,炒) 五灵脂(各二钱) 巴霜(一钱)
上为末,飞面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姜、蜜煎汤灌下。泄后,用冷粥补之。
烧丹丸
上为末,入寒食曲一钱,水和成饼。外再用湿面包裹,慢火煨黄色,取出去面,将药再研为细末,滴水为丸,米粒大,一岁五丸,二岁十丸,夜卧白汤送下。至天明取下恶物,如不下,渐加丸数。如奶癖未消尽,隔三两日,再一服。以癖消尽为度。
紫丸子 婴儿乳食失节,宿食不化,胸腹痞满,呕吐恶心,便利不调,乳食减少不消,内挟冷痰,大便酸臭,或变蒸发热,多日不解,因食成痫,先寒后热。
代赭石(醋煅) 赤石脂(煅。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麸皮炒,五十个) 巴霜(炒,一钱)
上为末,蒸饼丸,如黍米大,月外儿只服一丸,米饮下,微利即瘥。《千金方》云:此方之妙,无所不治,虽为下药,并不虚人。
能令黄瘦子顿作化生儿。
三棱 莪术 芫花(各醋浸,同炒) 青皮 橘红 川楝子(去皮、核) 杏仁(去皮、尖)
上为末,醋糊为丸,黍米大,食远白汤服,日间所餐之食物,尽行消化,永无积滞。
木香 人参(各一钱半) 黄连(炒) 莪术(醋煨。各三钱) 橘红 青皮(炒) 槟榔(二枚)
上为末,面糊为丸,黍米大,食后米饮下。
万金丸
平胃散加夜明砂(略炒) 针砂(醋淬,炒) 皂矾(醋煮干,煅红。各等分)
消一切癖。
为末,炼蜜丸,弹子大,红绢袋盛药一丸,用精猪肉四两煮极烂,去药听吃,其积化从大便而下,以知为度。
挝癖散
治癖,立效。
初伏日修合,为细末,用好米醋调成膏,于新乌盆中晒干,为细末,一岁儿服一分,空心米饮调下。取下癖积如蓝汁为验。
柴胡(一两) 黄连 鳖甲(醋炙。各七钱) 枳实(炒) 木香 青皮(各五钱) 青蒿(七钱)
上为末,入猪肚内蒸极烂,同捣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人参汤送下。
赤茯苓(六钱) 赤芍药 山栀子(各三钱) 当归 甘草(各五钱)
每五钱,灯心煎服。
血淋。
上为末,每服一钱,井水入灯心煎汤服。仍以米饮调油发灰,空心灌下。
小便不利。
上为末,每服五钱,灯心汤下。
金砂益元散
治白尿。
京三棱 蓬术(各煨) 砂仁 赤茯苓(各半两) 青皮 陈皮 滑石 炙甘草
上为末,每服一钱,灯心煎汤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