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卷-淋门
淋,淋沥也。尿窍涩滞,小便点滴而出,艰涩而疼,频而数起也。由热结膀胱,不能渗泄,下焦之气壅滞而然。其血淋者,热自小肠而来,小肠与心为表里,心主血,热则妄行,渗于膀胱而致之也。小儿尿出,少顷如米泔状者,由乳哺失节,伤于脾胃,以致青白不分,久则成疳而浊也。尿初出时微赤,良久变白,乃热疳之邪。初出黄白,良久变米泔者,乃冷疳之候也。冷者,益黄散主之。热者,牛黄丸。冷而复挟热者,大芦荟丸。纯白浊者,厚朴丸。诸失津液,欲成疳,而小便白浊者,茯苓散。
小儿诸淋。
葵子 车前子 木通 桑白皮(蜜炒) 瞿麦 赤茯苓 山栀子 炙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滑石 瞿麦 木通 大黄 萹蓄 车前子 栀子(各五钱) 甘草梢(二钱半)
每二三钱,加灯心煎服。
治血淋。
煎调发灰,空心服。
使君子肉(煨) 厚朴(制) 黄连(各一两) 木香(二钱,同炒)
上为末,面糊丸,赤豆大,米饮下三十丸。
胃苓丸
治小便如米泔,甚效。分阴阳,退潮热,消浮肿,退黄疸,调脾胃。此铜壁山人改汤为丸。即胃苓汤加草果,米糊丸,米饮下。呕吐,姜汤下。泄泻,车前子汤下。浮肿,长流水,五加皮、灯心汤下。黄疸,本方一料加茵陈五钱,灯心汤下。白浊,盐汤下。疝气,茴香汤下。
上一篇:第二十六卷-癖门
下一篇:第二十六卷-遗尿门(附: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