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七节·六经用药法


(附三焦用药法)太阳宜汗。轻则杏、苏、橘红。重则麻、薄荷。而葱头尤为发汗之通用。

【秀按】木贼草去节烘过。发汗至易。浮萍发汗。类似麻黄。当选。

少阳宜和。轻则生姜、绿。重则柴胡黄芩。浅则木贼青皮。深则青蒿鳖甲。而阴阳水尤为和解之通用。

阳明宜下。轻则枳实槟榔。重则大黄芒硝。滑则桃杏、五仁。润则当归苁蓉。下水结则甘遂大戟。下瘀结则生军。下寒结巴豆霜。下热结则主生军。应用则用。别无他药可代。切勿以疲药塞责。

药稳当而病反不稳当也。惟清宁丸最为缓下之通用。麻仁脾约丸。亦为滑肠之要药。

太阴宜温。轻则藿、朴、、半。重则附、、姜、萸。而香、砂、尤为温运之和药。姜枣亦为温调之常品。

少阴宜补。滋阴、轻则归、芍、生地。重则阿胶鸡黄。而石斛麦冬、尤生津液之良药补阳。刚则附子肉桂。柔则鹿胶虎骨。而黄连官桂。尤交阴阳之良品。

厥阴宜清。清宣心包。轻则栀、翘、菖蒲。重则犀、羚、牛黄。而竹叶灯心。尤为清宣包络之轻品。

清泄肝阳。轻则桑、菊、丹皮。重则龙胆芦荟。而条芩竹茹。尤为清泄肝阳之轻品。

三焦用药法

上焦胸中膈中橘红、蔻仁是宣畅胸中主药枳壳、梗桔是宣畅膈中主药中焦主脘中大腹半夏陈皮是疏畅脘中主药川朴腹皮是疏畅大腹主药下焦小腹少腹乌药官桂是温运小腹主药。小橘核是辛通少腹主药。而棉皮为疏达三焦外膜之主药。焦山栀为清宣三焦内膜之主药。制香附为疏达三焦气分主药全当归为辛润三焦络脉主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