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下利方
吴茱萸汤
(歌见长沙方歌括。)治呕而胸满者。又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受业林礼丰按。胸为阳位。旷若太空。呕而胸满者。阴邪占居阳位也。故重用生姜、吴萸之以
半夏泻心汤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长男蔚按。呕而肠鸣并无下利。心下痞不因误下。何以上下之阻隔若是。盖因饮停心下。
上半其轻清上浮。以成化痞降逆之用耳。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甘草芍药大枣生姜半夏男元犀按。太阳主开。少阳主枢。干呕者。少阳之邪欲从太阳之开而外出也。下利者。
太阳交恐
小半夏汤
犀按。胃主纳谷。谷不得下者。胃气虚寒也。呕吐者。饮随寒气上逆也。胃虚饮逆。非温不平。
猪苓散
治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此散主之。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歌曰呕余思水与之佳。(少与之余。以救其液。)过与须防饮气乖。(恐旧饮方去新饮复来
四逆汤
(歌见长沙方歌括。)治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此汤主之。
附子干姜甘草男元犀按。呕与热为阴邪所迫。小便利与见厥。证属无阳。脉弱者。真脏虚寒也。用四逆汤
(见上。)治下利后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小柴胡汤
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男蔚按。呕而发热者。少阳表症也。表未解则内不和。故作呕也。阳明主肌肉。木邪忤土。
大半夏汤
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歌曰从来胃反责(之)冲(脉上)乘。半夏二升蜜一升。三两人参劳水煮。(水扬二百四十遍元犀按。此方用水之多。取其多煮白蜜。去其寒而用其润。俾粘腻之性。流连于胃。不速下谈及于此。不能再三问难。便知其庸陋欺人。则不复与谈矣。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
亡之
大黄甘草汤
治食已即吐者。此汤主之。
大黄(四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歌曰食方未久吐相随。(食已即吐。)两热冲来自不支。(胃素有热。食复入之。两热相冲。不停片刻而吐出。)四两大黄二两草。上从下取法神奇。
蔚按。师云。欲吐者不可下之。又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下之。二说相反。何也。
曰。病在上而欲吐。宜因而越之。若逆之使下。则愦乱矣。若既吐矣。吐而不已。是有升无尤在泾云。云雾出于地。而雨露降于天。地不承则天不降矣。可见天地阴阳同此气机。
和则多及呕吐
茯苓泽泻汤
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此汤主之。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桂枝(各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外台。
治消歌曰吐方未已渴频加。(与吐后渴为欲愈者不同。亦与猪苓散症未吐而先渴者不同。)苓水。
徐忠可云。此方于五苓散中去猪苓者。以胃反证水从吐出。中无水气而渴也。加生姜、甘草
文蛤汤
文蛤石膏(各五两。)麻黄甘草生姜(各三两。)杏仁(五十粒。)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歌曰吐而贪饮证宜详。文蛤石膏五两量。十二枣枚杏五十。麻甘三两等生姜。
元犀按。水虽随吐而去。而热不与水俱去。故贪饮不休。与思水者不同。方中麻黄与石膏并主微
半夏干姜散
半夏干姜(各等分。)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歌曰吐而干呕沫涎多。(惟不胸满不头痛。与吴茱萸汤证不同。以虚有微甚。邪有高下之(小半夏
生姜半夏汤
治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无奈者。此汤主之。
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
歌曰呕哕都非喘又非。(似呕之状不似呕之有物。似哕之有声不似哕之连声。似喘之气逆一升(参)与吴茱萸之降浊。干姜之温中不同。盖彼乃虚寒上逆。此乃客邪搏饮也。方即小半夏汤。不用姜而用汁者。以降逆之力少。散结之力多也。
橘皮汤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歌曰哕而干呕厥相随。气逆于胸阻四肢。(干呕非胃反。厥非无阳。乃气逆于胸不行于四元犀按。金匮论哕。与方书不同。专指呃逆而言也。
橘皮竹茹汤
治哕逆者。此汤主之。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歌曰哕逆因虚热气乘。一参五草八姜胜。枣枚三十二斤橘。生竹青皮(即竹茹也。)刮二升犀按。浅注已详。方义不再释。金匮以呃为哕。凡呃逆证。皆是寒热错乱。二气相搏使然。故方中用生姜、竹茹。一寒一热以祛之。人参、橘皮。一开一阖以分之。甘草、大枣。
奠安中土。使中土有权。而哕逆自平矣。此伊芳圣经方。扁鹊丁香柿蒂散。即从此方套出也。
桂枝汤
(见妇人妊娠病。)
大承气汤
(见痉病。)治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宜之。治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此汤。治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此汤。治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宜此汤。
小承气汤
桃花汤
(歌解见长沙方歌括。)治下利便脓血者。宜此汤赤石脂干姜粳米
白头翁汤
(歌解见长沙方歌括。)治热利下重者宜之。
栀子豉汤
(歌解见长沙方歌括。)治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此主之。
通脉四逆汤
(歌解见长沙方歌括。)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此主之。
紫参汤
紫参(半斤。)甘草(三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歌曰利而肺痛是何伤。浊气上干责胃肠。(肺与大肠相表里。)八两紫参三两草。通因通用男蔚按。肺为华盖。诸脏之气皆上熏之。惟胃肠之气下降而不上干于肺。故肺为清肃之脏而主以受益
诃黎勒散治气利者。此散主之。
诃黎勒(十枚。)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