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瘥后二十症


  四肢浮肿


瘥后四肢浮肿,因大病脾土受伤,脾虚不能制水,饮食骤进,气血滋荣,流于四肢,夜则如常,日则浮肿。脾健自愈,误用温补,反添蛇足。

  大便燥结


瘥后饮食渐增,而大便或十日、半月不下,亦不觉其苦。此因热病肠胃干燥,血不能润,气不能送。

误用通利,死不终朝矣。

  皮肤痛痒


毒火最重之症,气血被其煎熬。瘥后饮食渐进,气血滋生,串皮肤而灌百骸,或痛或痒,宛如虫行,最是佳境,不过两三日,气血流通而自愈矣。

  半身不遂


疫症失治于前,热流下部,滞于经络,以致腰膝疼痛,甚者起不能立,卧不能动。误作痿治,必成废人。(经验)

  食少不化


瘥后不欲饮食,纵食亦不化,此乃脾胃虚弱,宜健脾养胃

  惊悸


后血虚,肝失其养,胆无所恃,怯而惊悸

  怔忡


病后水衰火旺心肾不交,故躁动不宁。

  失音


瘥后有声不能言,此水亏不能上接于阳也。

  郑声


郑声者,声战无力,语不接续,乃气虚也。

  喜唾


瘥后喜唾不能自止者,胃中有寒也,宜温之。热病愈后吐津不止,虽属胃虚,犹有余热,不宜温之,只用枣丸噙之立愈。

  多言


言者心之声也。病中谵妄,乃胃热乘心;瘥后多言者,犹有余热也。譬如灭火,其火已息,尚有余烟。

  遗精


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肾。瘥后心肾气虚,不能管摄,故遗。

  恐惧


瘥后触事易惊,梦寐不宁,乃有余热;热极生痰,痰与气搏,故恐惧

  昏睡


终日昏昏不醒,或错语呻吟,此因邪热未尽,伏于心胞络所致。

  自汗盗汗


心之所藏,在内为血,在外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症未有不从心、肾而得者。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自汗阴虚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盗汗

  心神不安


瘥后心血亏损,心失其养,以致心神不安。

  虚烦不寐


瘥后气血两虚,神不守舍,故烦而不寐

  劳复


大病瘥后,早犯女色而病者,为女劳复。女犯者为男劳复。其症头重不能举,目中生花,腰背疼痛。四肢无力,憎寒发热阴火上冲,头面烘热,心胸烦闷。《活人书》以 屎汤主之,有热者竹皮汤、烧 散主之。《千金》以赤衣散,虚弱者以人参三白汤赤衣散最妙。脉沉细,逆冷,小腹急痛者,以当归四逆散附子吴萸,调赤衣散救之。更以吴萸一升拌炒熨小腹最妙。凡男卵缩入腹,女乳缩,脉离经者,死不可救。余治劳复,用麦冬汤每每取效。

  食复


瘥后余热未尽,肠胃虚弱,不能食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复

  阴阳易


子病后,元气未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者,名曰阳易;女人病后,元气未复,而男子与之交接得病者,名曰阴易。其状男子则阴肿入腹,绞痛难忍;妇人则乳抽里急,腰胯痛引,腹内热攻胸膈,头重难抬,仰卧不安,动摇不得,最危之症。

上一篇:疫疹之症 下一篇:瘟毒发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