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伤寒


桂枝汤伤风自汗头痛项强发热恶寒等症(凡《伤寒论》、《金匮》、《千金》、《外台》、《圣济方》俱改为小剂,以便时用,下仿此。)

桂枝 白芍 生姜(各三钱) 炙甘草(二钱) 大枣(四枚)

水煎服,啜热粥,覆取微汗,未汗再服,一日夜可三服。此方姜、甘草大枣之辛甘以补阳芍药大枣甘草之苦甘以补阴,是补剂非汗剂也。妙在服后,温啜粥,取谷气胜邪以为汗,则汗不受伤,则绝无变症之患。无论四时、南北、老幼、强弱,皆可服之。

麻黄汤伤寒中风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痛、项强无汗而喘等证。

麻黄(去根节三钱) 桂枝(二钱) 炙草(一钱) 杏仁(二十四粒

水三杯,先煮麻黄至二杯,去沫,入诸药同煮至八分,温服,覆取微汗,不啜粥,未汗再服,一日夜可三服。此方麻杏从表以发表;甘从肌以达表;不啜粥者,恐其逗留麻黄之性,发汗太过也。

升麻葛根汤(钱仲阳) 治阳明伤寒中风,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无汗,口渴,目痛鼻干不得卧,及阳明发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时,人多疫疾。

升麻(三钱) 葛根 白芍(各二钱) 炙草(一钱)加姜煎。

愚以此方葛根可用三、四钱,升麻只用一钱许,加川芎白芷紫苏黄芩石膏之类俱可加入。

此方非《伤寒论阳明证之正方也。但就表证而论,阳明肌肉为表,与太阳不同,故取葛根以清肌肉之热为君,亦不啜粥者,恐胃得补而增热也。

按∶阳明证,《内经》以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为提纲,仲景以胃家实为提纲。前圣后圣,立说不同,或从宋人用升麻葛根汤,是宗《内经经气之传以为治也。但葛根阳明正药,以其宣肌络,除大热,取阳明肌肉蒸蒸发热之义也。《伤寒论》入手,有用桂枝汤麻黄汤法,却无用葛根法,而传为白虎证,以及承气证,古今之治法一辙也。

小柴胡汤(方见下) 治少阳病胁痛目眩耳聋口苦寒热往来呕吐等症。此方《伤寒论》以太阳病邪气欲从少阳而出,取之以助转也。然正少阳症,亦不外此方,盖以少阳主柴胡为转之神品,切勿以发汗诬之。

按∶头为诸阳之会伤寒中风阳证,必有头痛。《经》云∶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列下项,循肩膊由夹脊,抵腰中,故太阳头痛脑痛而连项脊也。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目,交额中,故阳明头痛,额痛而连面目也。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少阳头痛,耳前后痛,上连头角也。


上一篇:素盛一条 下一篇:感冒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