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时行寒疫论


《病源》载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雪,而人有壮热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温病也。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其治法初用摩膏火灸,唯二日法针,用崔文行解散,汗出愈。不解,三日复发汗,若大汗而愈,不解者,勿复发汗也。四日服藜芦丸,微吐愈;若病固,藜芦丸不吐者,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已解,视病尚未了了者,复一法针之当解。不解者,六日热已入胃,乃与鸡子汤下之愈。无不如意,但当谛视节度与病耳。食不消,病亦如时行,俱发热头痛,食病,当速下之;时病当待六七日。时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热在胃外而下之,热乘虚入胃,然要当复下之。不得下,多致胃烂发斑。微者赤斑出,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十死一生。人有强弱相倍也。病者过日不以时下之,热不得泄,亦胃烂斑出矣。若得病无热,但狂言烦躁不安,精神言语不与人相主当者,治法在可水五苓散证中。(此巢氏载治时行寒疫之法焉。温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者。据温病无摩膏火灸,又有冬温、疮豆,更有四时脏腑阴阳毒,又夏至后有五种热病时令盛暑,用药稍寒,故治有殊也。)

  时行寒疫治法


得时行赤色,头痛项强,兼治贼风走疰寒痹赵泉黄膏

大黄 附子 细辛 川椒 干姜 桂枝(各一两) 巴豆(五十粒)

咀,苦酒渍一宿,以腊月猪 一斤,煎调火三上三下,去滓收之。伤寒赤色,热调服梧桐子大一枚,又以火摩身数百遍,兼治贼风最良。风走肌肤,追风所在摩之,神效,千金不传

崔文行解散时气不和,伤寒发热

桔梗(炒) 细辛(各四两) 白术(八两) 乌头(炮,一斤)

细末,伤寒服一钱五铢匕,不觉复小增之,以知为度;若时气不和,旦服一钱五铢匕,辟恶欲省病,一服了去,此时行寒疫通用之。无病者预服,以辟寒为佳,皆调下。

藜芦散,辟温疫伤寒

藜芦 踯躅 干姜(各四分) 牡丹皮 皂角(各五分) 细辛 附子(各三分) 桂枝 朱砂(各一分)

末之,绛囊带一方寸匕,男左女右,臂上着之。觉有病之时,更以粟米大内鼻中,服一钱匕,覆取汗,日再当取一汗耳。

赤小豆瓜蒂散,在厥阴证中。

鸡子汤治热盛,狂语欲走。

鸡子(七枚) 芒硝(一两)

井花水一大升,同搅千遍,去沫,频服之,快利为度。

猪苓散伤寒五苓散也,在可水证中。(以上五方,载巢氏治时行寒疫合用之方。)

庞曰∶摩膏火灸,可行于西北二方,余处难施,莫若初服解散赤散之类,如转发热而表不解,乃行后四方为佳。天行壮热,烦闷无汗者,麻黄葛根汤

麻黄(五两) 葛根(四两)

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栀子二个,葱白五寸,一撮,煎八分,去滓沫,温温相次四五服。

取汗,止后服。

天行一二日,麻黄汤。(自汗者去麻黄葛根二两。)

麻黄(二两) 石膏(一两半) 贝齿(五个,无亦得) 升麻 甘草 芍药(各一两) 杏仁(四十个)

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温服。取汗,止后服。

葛根解肌汤,汗后表不解,宜服此。(自汗者去麻黄。)

葛根(四两) 麻黄 芍药 大青 甘草 黄芩 桂枝(各二两) 石膏(三两)

煎如前法。

诏书发汗白薇散,治时气二三日不解。

白薇(二分) 杏仁(三分) 贝母(三分) 麻黄(七分)

细末,调下方寸匕,相次二三服,温覆汗出愈。汤调亦得。

圣散子。(此方苏子瞻《尚书》所传,有序文。)

昔尝览《千金方》,三建散于病无所不治,而孙思邈特为着论,以谓此方用药节度,不近人情。

至于救急,其验特异,乃知神物效灵,不拘常制,至理开感,智不能知,今予所得圣散子,殆此类也欤。自古论病,唯伤寒至危急,表里虚实,日数证候,应汗应下之法,差之毫厘,辄至不救。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二感,或男女相易,状至危笃者,连饮数剂,则汗出气通,饮食渐进,神宇完复,更不用诸药连服取瘥,其余轻者心额微汗,正尔无恙。药性小热,而阳毒发狂之类,入口即觉清凉,此殆不可以常理诘也。时疫流行,平旦辄煮一釜,不问老少良贱,各饮一大盏,则时气不入其门。平居无病,能空腹一服,则饮食快美,百疾不生,真济世卫家之宝也。其方不知所从来,而故人巢君谷世宝之,以治此疾,百不失一二。余既得之,谪居黄州,连岁大疫,所全活至不可数。巢君初甚惜此方,指江水为盟,约不传人,余窃隘之,乃以传蕲水人庞君安常。庞以医闻于世,又善着书,故以授之,且使巢君之名与此方同不朽也。其用药如下。

肉豆蔻(十个) 木猪苓 石菖蒲 茯苓 高良姜 独活 柴胡 吴茱萸 附子(炮) 麻黄 浓朴(姜炙) 本 芍药 枳壳(麸炒) 白术 泽泻 藿香 吴术(蜀人谓苍术之白者为白术,盖茅术也,而谓今之白术为吴术) 防风 细辛 半夏(各半两,姜汁制) 甘草(一两)

锉焙作煮散,每服七铢,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余滓两服合为一服,重煎,皆空心服。

时气伤寒头痛身热,腰背强引颈,及中风口噤;治疟不绝,妇人产中风寒,经气腹大,华佗赤散

丹砂(二分) 蜀椒 蜀漆 干姜 细辛 黄芩 防己 桂枝 茯苓 人参 沙参 桔梗 女萎 乌头 常山(各三分) 雄黄 吴茱萸(各五分) 麻黄 代赭(各十分)

细辛丹砂干姜雄黄外,皆熬治作散,方寸匕,日二;耐药者二匕,覆令汗出。

治疟先发一时服药二匕半,以意消息之。

乌头赤散,治天行气病

乌头(六分) 皂角 雄黄 细辛 桔梗 大黄(各一两)

细末,清或井花水服一刀圭,日二,不知稍增,以知为度。除时气不和,一日进一服。牛马六畜中天行瘴疫,亦以方寸匕。人始得病,一日时服一刀圭,取两豆许,内鼻孔中。


上一篇:暑病论 下一篇:斑豆疮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