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
大剂量山栀子治双下肢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22-04-21
浏览 500
中药绝大部分来自生药,安全剂量的范围比较大,但是用药剂量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药量过大,则易损伤正气,引起人体肝肾功能损害。因此,中药的治疗剂量确定必须慎之又慎,但对于治疗某些特殊病证或疑难杂症时,仅用常规治疗,往往难以奏效。观察需增大药物剂量甚至超大剂量才能取得良效,特举例如下。 患者,女,86岁,诉“双膝关节及双小腿红肿胀痛不适2月余”,一直以为是高血压加上久坐的缘故,特意加强了休息,可双膝关节及小腿部肿胀的症状反而逐渐加重,而且小腿上的皮肤发红、足背发热,胀痛也更加明显,走路也会感到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自感病情逐渐加重。患者7年前做过子宫内膜癌手术。经检查诊断为“双小腿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在普外科抗生素治疗是首选方法,经过抗感染对症治疗1个多月,患者小腿肿胀痛的情况未见明显缓解,血沉120mm/h和抗O为650U。中医给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患者病情未见明显缓解。邀请余会诊,患者舌质暗红,前无苔,苔根腻,脉弦有力,形体胖,余思考此案应属中医学痹症范畴。患者内因正虚湿热瘀滞经络,外为毒邪侵袭血分郁热,热毒与湿邪相搏于肌肉腠理,致使气血经络瘀滞不得外泄而发病。患者既然常规方法无效,必用重剂量治疮毒良药山栀子,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养阴润燥、活血化瘀为主。 处方:山栀子60克,黄柏、苍术、姜黄各10克,桑枝60克,白茅根30克,薏苡仁30克,石楠藤、牛膝、夜交藤、海桐皮、白芍、威灵仙各15克,桂枝2克。14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2周左右,患者双膝关节及小腿肿胀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缓解,血沉和抗O降至大致正常,减山栀子至10克,加服用大活络丸,患者服用30余剂后膝关节、双小腿及足背水肿完全消失,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也消失了,血沉与抗O也恢复正常。21nx.com 按:患者痹症日久,酿热化燥,津液耗伤,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朱丹溪善用栀子,在《丹溪心法》曰:“山栀子仁,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人所不知。亦治痞块中火邪。大凡心隔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寒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曰病得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备言之矣,若欲行温散温利,宁无助火添病耶!古方中多以山栀子为热药之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复而病安。”栀子清三焦之火,故重用栀子、桑枝及少量桂枝清热通络利关节治热毒痹痛;黄柏、苍术、薏苡仁清热利湿通络治风湿热痹;姜黄、海桐皮能通经络直入痛处而治疗顽痹;白茅根同白芍活血消瘀血,敛阴清热止痛;威灵仙能通十二经,川牛膝活血化瘀,引药下行。全方苦寒坚阴以清热,辛凉养阴以祛风,佐以少量辛温,资其宣导,舒筋活络,良效卓著。 笔者认为,临证药物超大剂量时,必须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但不能畏手畏脚,贻误了治疗最佳时机。所谓胆大心细,对于超大剂量药物运用辨证准,适应症准,严格遵守药物炮制方法,了解药物的毒性及解救措施,药物剂量要循序渐进增加并及时发现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一旦在药物剂量增加过程发现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可以立即停药或者减少药物剂量,使临床疗效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