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某, 男, 64 岁, 2013 年 3 月 26 日初诊: 脐周疼 痛, 大便不调, 或水样便, 或夹黏液一月余, 患者平素口 苦烦躁, 眠差,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
药用: 柴胡 10 g, 川连3 g, 党参10 g, 姜半夏10 g, 炙甘草6 g, 生姜15 g, 红枣 15 g, 茯苓 15 g, 炒白术 15 g, 干姜 6 g, 陈皮 10 g, 桂枝10 g, 炒白芍10 g, 14 剂水煎服, 日1 剂。
二诊: 服上方效果佳, 诸症皆失, 停药外出饮食不当, 症状反 复, 服药后效果仍可, 刻诊: 轻度肠鸣, 腹痛已除, 舌淡 红, 苔薄白, 脉细。效不更方, 上方 14 剂。三诊: 肠鸣 已除, 大便正常, 原方 14 剂调理善后。
按 结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 变。主要临床表现腹泻、 腹痛、 黏液便及脓血便、 里急 后重、 甚则大便秘结、 数日内不能通大便; 常伴有消瘦 乏力等, 多反复发作。根据不同病因, 结肠炎可分为溃 疡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伪膜性结肠炎等 。《伤寒 论》 对此并无专门论述, 只是归入下利的范畴。如主 要治疗方剂有四逆散、 半夏泻心汤、 桃花汤、 白头翁汤、 乌梅丸、 理中汤等。本案患者下利, 伴有口苦、 烦躁等 柴胡证, 但患者有腹痛, 张仲景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 有 : “腹痛者, 去黄芩, 加芍药三两” , 黄连虽也是苦寒 之品, 但对下利确有疗效, 故用少量黄连取代黄芩, 水 样便为水湿内泛, 故合用苓桂术甘汤。处方根据患者 病情, 按照仲景加减法灵活化裁, 故能取得神效。值得 注意的是, 赵鸣芳教授特别指出,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这 类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 运用柴胡剂多能取得良好 效果。
临证体会
赵鸣芳认为, 柴胡剂虽然临床适应范围广泛, 对一 些疑难病确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决不可不加辨证地 滥用。临床应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要有 柴胡证, 可以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可以是口苦咽干, 也可以是心烦喜呕。仲景《伤寒论》 中明确指出 : “伤 寒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俱。 ” 二是 “休作有时” 也应当看做是一种柴胡证, 即凡是具有周 期性时发时止的病症, 均可酌情选用柴胡剂治疗。三 是剂量方面: 对于一般的无发热的疾病, 柴胡常用 10 g 左右即可, 但对于发热性疾病柴胡用量一定要大。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